中药联合热奄包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炎症因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华 覃亚龙
[导读] 分析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药联合热奄包治疗法对其炎症因子的影响。

张华  覃亚龙
(湖北省宜都市中医医院;湖北宜都4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药联合热奄包治疗法对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患儿共有10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分数相等的两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一组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青龙汤联合中药热庵包,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IL-13水平均更低,血清IFN-Y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中药联合热奄包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喘息性支气管炎;炎症因子;影响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其是指伴有喘息症状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热、咳嗽、喘息、气促等是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婴幼儿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其给患儿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西医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雾化吸入、激素、抗生素等药物,但是小儿呼吸道还没有完全发育,雾化吸入药物使用率比较低,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将降低患儿免疫力,使该疾病的复发率大大降低[1]。本次研究通过纳入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就中药联合热奄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纳入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人数均为50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女性人数分别为23例、27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岁,中位数年龄(5.54±2.16)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24:26,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2个月、8岁,(5.14±1.26)岁为该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主要对患者实施止咳化痰、平喘解挛、抗炎、退热等治疗,必要情况下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内服及局部外敷中药热庵包,小青龙汤是由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姜半夏、炙甘草、炒白芍、醋五味子、炒杏仁组成的,如果患儿咳喘严重,可以加葶苈子、地龙、炒僵蚕;药物剂量根据年龄适当增减,1剂/d,早晚分服,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3天[2]。
  中药热庵包是由段紫苏梗、超白芥子、生丁香、炒莱菔子、炒紫苏子、生葶苈子组成。用法:按照1:1的比例混合粗盐与中药,然后将其装入无纺布中形成药包,放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内加热,加热好之后采用干毛巾外裹药包,放在患儿背部肺部听诊啰音明显的地方,温度需保持适中,每次敷20~30min,1次/d,治疗2个疗程[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指标,中医症候与总体积分分别≥95%、≥75%、≥30%、<30%。对两组患儿治疗后IL-4、IL-13水平、血清IFN-Y水平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的分析采取SPSS 12.0统计学软件,将(x±s)作为计量资料的表示指标,t、X2检验分别应用于组间对比、计数资料组间对比分析中,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给患儿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临床采用的常规治疗法虽然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极易导致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的问题,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该疾病属于“哮喘”范畴,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对患儿采用小青龙汤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该药物是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姜半夏、炙甘草、炒白芍、醋五味子、炒杏仁组成,全方干燥之性十分显著。对于寒性哮喘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庵包,通过药物作用与温热效应达到患儿背部的刺激效果,使药物透皮吸收予以增强,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IL-4、IL-13水平更低,血清IFN-Y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联合热奄包治疗法能有效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热奄包治疗法具有的优势,值得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宗乐.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处方药,2021,19(01):120-122.
[2]赵成凤,张建文,尚莉丽.中药联合热奄包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炎症因子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1,43(01):31-33+68.
[3]杨少芬,廖志勤.酮替芬、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0,38(06):728-730.
[4]王宝香.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12):2927-2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