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对提高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王莎莎
[导读] 探究分析临床妇产科针对产妇开展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王莎莎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妇产科针对产妇开展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抽取100例纳入观察对象,利用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实验组适用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对比两组产妇的顺产率、中转剖宫率、护理纠纷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率、护理纠纷率明显更低,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工作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在产科专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优化妊娠结局,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于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技术;分娩质量;满意度;顺产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临床产科应当将产妇的剖宫产率严格控制在10%以内,但受到我国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基层医院发展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剖宫产率已高达50%[1],这一持续性较高的剖宫产率违背了世卫组织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在现代化护理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产科护理手段具有现实意义,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这一新型护理手段逐渐受到广大产妇的欢迎,对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分析了临床妇产科针对产妇开展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的共计100例产妇纳入观察对象,对照组产妇年龄在19-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45±2.45)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40.87±0.34)周;实验组产妇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41±2.3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75±0.29)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或双胎初产妇,入院后均进行全面的检查,基本符合顺产条件,部分产妇存在轻度的妊娠期糖尿病[2]、高血压等剖宫指征疾病。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妊娠疾病;视听障碍;临床资料不全;中途退出研究。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实验组适用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产妇进入医院待产后,助产士要陪伴产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明确产妇的生产指证,优化产妇的生理指标,及时对产妇及其家属分析检查的结果并开展健康教育,包括了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指导、起居指导、分娩流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和产妇的沟通和交流,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分娩时,助产士要全程陪伴在产妇的旁边,并且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把握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做好“一对一”的导乐分娩,做好接生工作,若产妇出现意外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安排操作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并做好新生儿的相关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结合所有产妇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顺产率、中转剖宫率、护理纠纷率和护理满意度得出结果。护理满意度:在孕产妇分娩后,出院前及时向产妇及其家属发放有关于产科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共计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太满意三个具体指标,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孕产妇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数据通过卡方检验或者t检验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的顺产率、中转剖宫率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部分基层医院在新型护理手段的政策引导下逐渐推广实行了导乐陪伴分娩和镇痛分娩的产科分娩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效果[3]。但受到产妇文化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对于剖宫产有一定错误认识,加上孕期存在非科学营养摄入导致母体营养过剩[4],引发一系列的妊娠期疾病,使剖宫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导乐分娩的专项护理服务,降低剖宫产率,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应运而生[5],通过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施展专业知识提供服务,进一步优化了产妇的妊娠结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转剖宫率、护理纠纷率明显更低,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工作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助产士助产护理技术在产科专科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优化妊娠结局,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薇.分娩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0,41(3):732-733.
[2]卿晓英.LDR产房中助产士连续性护理对产妇结局的影响[J].家有孕宝,2020,2(1):110-111.
[3]袁文娟,朱珮玲.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69.
[4]郑娟.分析助产士在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65.
[5]孔瑛.孕期体质量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6):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