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罗开凤
[导读] 分析护患沟通在小儿门诊导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罗开凤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小儿门诊导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8例儿科门诊患儿进行平均随机分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对照组59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9例接受护患沟通护理。结果:研究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夯实护患沟通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规避护患纠纷。
【关键词】护患沟通;小儿门诊;满意度
   医院门诊是向社会展示医疗服务质量最为重要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护患关系建立的关键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加之法律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医患关系从单纯的治疗需要不断扩展,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尤其是儿科门诊,由于患儿低龄,监护人担忧心理较为严重,若此时护理不当或交流沟通未落实到位,极有可能会引起护患矛盾,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1]。鉴于此,本研究尝试护患沟通护理,以期能够进一步赢得患儿及其监护人信任,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本院118例儿科门诊患儿,纳入时间为2020年4月-2020年10月。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9例。研究组中33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3-11岁,均龄(6.9±1.5)岁;对照组中31例男性、28例女性,年龄2-11岁,均龄(6.6±1.6)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可分组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59例患儿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做好相关告知、说明、解释工作,答复其疑问。若患儿无法准确描述,护理人员诱导提问,深入了解掌握患儿病情。
  研究组5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护患沟通护理,即:(1)明确沟通交流原则。护理人员引导交流,鼓励患儿主诉,若表述不准确,可耐心聆听监护人主诉。沟通期间让患儿多表达,禁止说教,以免影响其感受表达;彼此互相开放式沟通,获得更多关于患儿的病情资料[2];给予充分尊重、理解,使患儿及其监护人倍感尊重;根据患儿性格特征,护理人员选取适宜的沟通方式,主动与患儿交流。(2)沟通技巧。善解人意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护理人员应当具备同情心理,理解患者表达;期间始终面带微笑、态度亲切温和,温暖其心理,赢得好感;以轻柔的语言、真诚的态度与患儿心灵沟通;理解监护人迫切心理,用娴熟的操作技能、温柔的话语安抚其心理情绪,赢得监护人青睐[3];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考虑到文化差异、地区差异,护理人员应当同等对待,规范护理行为,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3)交流方式。语言交流最直接,轻柔的语气有利于拉近彼此好感,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文明用语、礼貌用语。对于幼儿、学龄期患儿,护理人员亲切面对,不吝啬赞美、肯定,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不良心理,使其积极主动面对[4];同时向监护人细心讲解,夯实健康宣教。年龄偏大的患儿,护理人员可用自己强大的心理素质、多年实践经验去应对,有条不紊的帮助患儿解决问题。除了语言沟通之外,还可以通过微小、眼神暗示、握手、拍肩或拍背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展开交流。
   1.3观察指标
   调查统计患儿及其监护人满意度,以家庭为单位,100分总分,分为0-59分(不满意)、60-85分(基本满意)、86-100分(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1-不满意。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行X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结果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儿科门诊每日工作量大,诊疗及护理工作均繁琐,需要注重更多的细节,稍不注意便有可能会引起医患纠纷,加剧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秩序。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于临床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和谐的护患关系构建也越来越备受重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监护人接触最多,需从患儿及其监护人口中获得更多详情,为临床准确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5]。这期间,优化沟通交流技巧、方式显得很有必要。高效的交流沟通不仅可以赢得患儿及其监护人青睐、认可,而且还有助于患儿缩短治疗等待时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除此之外,合理的沟通交流技巧还可以使护理人员赢得患者好感,进而创建和谐紧密的护患关系[6]。护理人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全心全意服务患者,让患者心理倍感温暖,动态观察其病情,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以免引起医疗事故。
参考文献:
[1] 潘桂花, 韩娅婧. 应用沟通技巧改善门诊的护患关系[J]. 甘肃医药, 2019, v.38(10):95-96.
[2] 唐红. 在儿科护理中着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J]. 母婴世界, 2019, 000(001):281,283.
[3] 王欣. 浅谈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 医药前沿, 2018, 8(004):264.
[4] 晁彩华, 田晓容. 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策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25):72+74.
[5] 梁彩侠, 韩中国.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 2018(25):15-17.
[6] 周利红. 浅谈临床内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006(029):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