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谢兵清
[导读] 探究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谢兵清
(湖北省监利市第三人民医院(新沟镇卫生院);湖北监利433300)
【摘要】目的:探究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其中80例行放射医学影像诊断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研究组采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诊断结果准确率及诊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能保障临床诊断资料的完整性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关键词】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应用
  
  放射医学影像技术是临床诊断各类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然而,既往临床所采用的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多为有片技术,这种技术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放射医学影像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是,其需要放射医学影像医生将诊断结果打印出来,交由患者,再由其转交给临床医生根据影片结果进行诊断,从而会延长其诊断时间[1]。随着我国数字化图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的应用,现代临床探究出一种新型的影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即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2]。本文主要探究了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其中80例行放射医学影像诊断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放射医学影像诊断适应症,(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放射医学影像诊断者,(2)中途退出本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2:18,患者年龄分布:21-70岁,平均年龄(56.14±2.05)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16,患者年龄分布:23-69岁,平均年龄(56.19±2.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诊断,即放射医学影像医生对患者实施诊断,再打印出医学影像图片,交由患者,患者再将影像图片交由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研究组采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即放射医学影像医生对患者实施诊断,诊断后,采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将患者的影像资料传递至对应临床医生电脑中,由临床医生采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相关的配套性软件进行病情诊断。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诊断结果准确率及诊断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诊断结果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诊断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诊断时间(6.07±1.0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4.88±2.15)min,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9.274,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行放射医学影像诊断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及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发现,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完整率(100.00%)、诊断结果准确率(100.00%)与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组(97.50%)、(95.00%)对比无显著差异,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诊断组患者诊断时间(6.07±1.04)min显著短于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诊断组(14.88±2.15)min,说明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作用机理为:传统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诊断经过为放射医学影像医生利用胶片存储和打印出患者的诊断结果,但放射医学影像医生并不能根据影片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而是要交由患者,再由患者交由临床医生进行阅片和诊断,这样不仅会延长患者的诊断时间,同时还会增加影像胶片的使用,从而增加医院的成本。而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远程放射医学及全数字化放射学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局域网和移动介质进行放射医学影像资料传输,即放射医学影像医生为患者提供影像诊断后,可立即采用网络技术将相关的数据资料通过网络传输给临床医生,这样不仅能提高临床诊断工作效率,还能有效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程度[3]。且影像资料传输给临床医生后,其还能采用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配套阅读软件调整影像图片的大小、窗位、窗宽度等,从而能提高影像图片的清晰程度,进而为其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另外,对于医院而言,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还减少了影响胶片的使用,从而能降低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4]。
  综上所述,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能保障临床诊断资料的完整性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海峰.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187-188.
[2]柯新元.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的应用探讨[J].现代养生,2015(14):79.
[3]陈东.放射医学影像无片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05):760-761.
[4]陈水德,龙世亮,游剑雄,等.现代影视技术在放射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7(14):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