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创面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 梁春梅 谭小娟 王建琼 范秋红 敖宝莹
[导读]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创面中护理干预效果。


  梁春梅 谭小娟 王建琼 范秋红 敖宝莹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 要】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创面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感染创面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实施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明显高于实验组10.00%(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对照组76.67%明显比实验组低93.33%(P<0.05)。结论:对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感染;创面;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属于外科引流技术的革命,该技术可以将腔隙、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彻底的清除干净,缩短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操作较为简单,且效果显著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引流方法之一[1]。因此,为了能够将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再次提高,本文主要将我科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感染创面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23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21至59岁,平均(39.57±8.36)岁;实施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21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年龄23至61岁,平均(40.21±2.64)岁。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比较各项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容易因疾病感到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其心理变化,并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关心患者,缓解其心理压力,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2)一般护理: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其生命体征与引流量;②保障负压装置连接正确,管道畅通,注意患者的引流管是否有出现漏气、材料干瘪现象[2]。(3)负压引流护理:①维持在125至450mmHg左右的封闭引流管压力,覆盖材料应变硬,并有液体流出,随时密切关注材料是否有干瘪、塌陷及封闭式引流管是否有漏气等情况;②可以经常对离伤口10cm以上距离的引流管挤压,避免管道被血液凝结而堵塞;③观察、记录引流液量、颜色与性质;④加强营养供给,预防感染,技术倾倒引流瓶内的引流液,1天更换1次引流瓶,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3]。
  1.3 观察指标
  (1)不良事件评估: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负压不足导致引流不畅、引流管材料干瘪、引流管接头松动漏气、感染加重情况。
  (2)护理满意度评估: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①满意>80分;②一般满意60至80分;③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实验组为10.0%,x2值为24.000、P值为0.000,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2.2 对照组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对照组76.67%明显比实验组低93.33%(P<0.05)。


  3 讨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临床上属于新型的引流技术之一,主要是采用医用泡沫材料将创面与多侧孔引流管包裹起来,然后再使用透性粘贴薄膜将引流区封闭起来,将其与外界隔离开,最后接通负压源,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引流系统,是一种全新处理创面的方法。该技术不仅能避免传统方式中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4]。
  在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获取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避免患患肢受到压迫,从而影響血液循环或是过度翻动,而造成负压脱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负压引流护理,引流瓶应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观察VSD是否有塌陷、引流管管型是否存在等诸多方面护理,以此来提高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效果[5]。从以上研究中可看出,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的感染创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丽霞.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 25(09):53-56.
  [2] 曹秋华.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及综合护理[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3):192-194.
  [3] 刘青阁, 张真真. 封闭负压引流+外固定架在四肢严重开放型骨折中的护理及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4):3435-3438.
  [4] 狄青海, 张家诚, 王彦孜,等. 甲壳胺膜负压封闭引流疗法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创面[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9, 35(4):398-401.
  [5] 胡俊, 沈可欣, 苏妍卓,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藏毛窦手术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2):177-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