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预防产后出血78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杨碧玉 杨姗 杨利芬
[导读] 观察分析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杨碧玉 杨姗 杨利芬
(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缩宫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划分成对照的两组小组,常规组59例静脉滴注缩宫素,研究组59例静脉滴注缩宫素+肛塞米索前列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降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预防
   产科中,产后出血并发症比较多见,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减弱产妇抵抗力,引起贫血、感染,甚至因失血过多而休克,严重威胁着产妇生命安全。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另外,凝血机制异常、巨大儿、产道损伤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产后出血[1]。基于此,早发现、早诊治,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显得至关重要。缩宫素是目前临床防治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常用措施,但是单一用药治疗的效果不甚满意,本研究在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基础之上加用了米索前列醇,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18例自然分娩产妇,纳入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9月。入组标准:头位且单胎妊娠;经阴道自然分娩;征得当事人同意下签署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容易过敏或凝血机制异常;精神系统疾病或意识、认知障碍;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全。按照随机对照原则,结合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对照的常规组、研究组,各59例。研究组年龄22-31岁,均龄(25.6±2.5)岁,妊娠时间37-42周,平均(40.4±0.6)周。常规组年龄21-32岁,均龄(25.4±2.6)岁,妊娠时间38-41周,平均(40.2±0.7)周。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
   1.2方法
   所有孕产妇入室前,创建静脉补液通道,娩出胎儿后,常规组静脉滴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即:5%葡萄糖500ml+20U缩宫素。
   研究组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同时加用米索前列醇,即:0.4mg米索前列醇置入肠管内,肛塞过程中产妇侧卧,医护人员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温柔操作,以免给产妇带来二次损伤,同时,向产妇做好相关告知、解释说明工作,避免产妇担忧。
   1.3观察指标
   以称重法为主,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头晕、腹泻、胸闷等不良反应。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及X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产后出血量
   相较于常规组而言,研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产后6h出血量、产后12h出血量明显更少(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指产妇分娩结束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尤其是产后2h内最容易大量出血。产妇娩出胎儿后,宫体变得柔软,使得子宫收缩无力,进而诱发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基于此,在产妇分娩结束后,促使其子宫加强收缩,避免产妇产后大量出血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照发现,研究组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措施能够更加高效、安全的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作为肽类激素的缩宫素,通常被临床用于引产、催产、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出血预防等治疗,其见效迅速,可以促使宫缩增强,但是药效作用时间比较短,需要重复用药,加之每个人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不同(与孕激素有关),使得部分产妇未能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3]。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对妊娠子宫有收缩作用,可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和宫内压。相较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影响药效发挥,经肛门置入后见效迅速,有利于直肠黏膜吸收并快速发挥作用,且药效作用持久,可达1.5h[4]。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能够协同发挥宫缩增强的作用,因此研究组产后止血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春艳. 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15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013(012):68-69.
[2] 刘兴会, 张力, 张静.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2009)及《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年版)》解读[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04):433-447.
[3] 沈小雅, 陈娟娟. 缩宫素的药理与用药规范[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8, 7(4):253-256.
[4] 王少娜.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017):3487-34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