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敏
吴川市第二幼儿园 广东 湛江 524500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之一,而亲子游戏又是游戏的其中一种类型。亲子游戏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提高幼儿数学思维方面也有巨大作用。因此对亲子游戏有效性进行调查,有利于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游戏指导,同时也会推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战线。运用观察法,即非参与式观察,了解班级亲子游戏的开展状况,对吴川市第二幼儿园的数学类亲子游戏有效性进行课堂研究,并做定性描述与分析。
关键词:亲子游戏 课堂观察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吴川市第二幼儿园开展了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课堂改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家长并没有充分理解并予以支持。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萌生了通过家园合作、家长参与游戏的形式推进课堂改革。
从理论意义出发, 本研究在课堂观察视域下探讨亲子游戏,一方面将有助于丰富幼儿游戏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充实幼儿家庭教育理论,为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较为有效的理论支撑。
从实践意义出发,本研究首先有利于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及亲子游戏观,进而能够在亲子游戏中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有助于幼儿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概述
(一)概念界定
1. 游戏
刘娜在《幼儿本位视域下的亲子游戏研究》中认为游戏是幼儿可以自主调控,受内在动机驱使并能带来愉悦情绪的体验活动。[1]
周珊在《家长参与亲子游戏现状个案研究》中,认为游戏是幼儿喜欢的、自主自发性的活动,是对当前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可以是独自一人,也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主动的自愿的活动;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常常伴随着偷悦的情绪;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超越目前所处的情境而进行大胆地想象。[2]
2. 亲子游戏
曾欣在《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中认为亲子游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亲子游戏是指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情感为基础,以幼儿为主体,成人为辅助者的特殊活动,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假想性、互动性、过程性、教育性、平等性。狭义的亲子游戏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情感为基础,以幼儿为核心主体的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活动,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假想性、互动性、过程性、教育性、平等性。[4]
刘娜认为,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情为基础所进行的游戏活动。[1]
(二)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观察法作为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研究者根据目的和计划系统感知客观事物,从而获得经验事实。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两种类型,本研究采用非参与观察法,即非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不参与观察对象的组群活动,通过观察对象的行为痕迹,如文字、作品、产品、弃物等进行研究分析。
本研究在实施观察的前期进行预观察,了解幼儿课堂行为的基本情况,并且制定课堂观察量表,对学生总体观察和学生个案进行课堂观察。通过整理观察所得的记录表,分析幼儿在开展亲子游戏前后的课堂表现,以此来论证亲子游戏的有效性。
(三)研究对象
1. 总体
中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抽取16名幼儿(男女生各半,实验班要选平时表现较好且家长愿意积极配合的)。正式观察之前实验班应已实施2-3周亲子游戏,每周3次实验课。每次课课前课中和结束时教师都要对幼儿提出要求,要求幼儿课后回家和家长玩课堂上学会的游戏,同时要求家长拍摄视频,向老师提交,老师选出优秀视频并发给家长们学习。对照班的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是不要求幼儿回家和家长玩游戏。
三、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整理
本部分以一位老师分别教两个班级的教学录像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教学实录的整理、分类和归纳,从包括A.课堂总体表现;B.幼儿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表现倾听、表达、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一)幼儿的课堂表现
1.实验班对照班课堂表现数据分析
由下表可见,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倾听、表达、行为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1实验班对照班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比较
结语、讨论与思考
基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从课堂总体表现的三个维度,即倾听、表达、行为表现,系统统计及客观描述,本部分着重将对以上统计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亲子游戏集的有效性。
(一)亲子游戏对幼儿课堂倾听的影响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有意义的能力,是听音能力、辨音能力、理解和记忆音节所表达的意义能力。幼儿倾听能力可以定义为,幼儿能够听到并理解接收到的信息,能记忆并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有意义的能力。倾听有助于幼儿专注能力的提高,同时他的理解力也会更好。为了检验亲子游戏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倾听分为专注性和纪律性两个子维度,以此来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实验班幼儿和对照班幼儿在专注性和纪律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90%的课堂时间实验班幼儿表现积极比对照班幼儿多,说明本套亲子游戏集对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有一定作用。
(二)亲子游戏对幼儿课堂表达的影响
苏铮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是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运用过程中使用字、词、句、段的能力,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幼儿,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范畴视年龄而定,主要表现在 4-5 岁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上,包括运用字、词、句的能力,能否完整的将事件表达清楚。亲子游戏主要有3种玩法,一是家长主导,二是过渡,三是幼儿主导,在这3种玩法中,都需要幼儿不断地进行表达,尤其是在第三种玩法,需要幼儿准确的理解游戏规则并讲述出来,这就促进了他积极主动的去表达,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根据测量结果来看,效果是很显著的,亲子游戏不仅促进了倾听能力的发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亲子游戏对幼儿课堂行为表现的影响
本研究将行为表现分为思考与探究、互动、情绪行为,思考与探究在测量结果中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思考与探究部分内容较少,教学内容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一方面,所以效果上就不显著。师幼互动是课堂教师与幼儿有效沟通交流的过程,实验班幼儿和对照班幼儿在互动性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幼儿比对照班幼儿在师幼互动程度更高。在三次课堂观察中,实验班幼儿和对照班幼儿情绪行为表现较为不明显,但整体来说,实验班幼儿的情绪积极行为表现与对照班幼儿有显著性差异,在大部分课堂时间中实验班幼儿的情绪度比对照班幼儿的情绪度高。
七、参考文献
[1]刘娜.幼儿本位视域下的亲子游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周姗.家长参与亲子游戏现状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王文捷.运用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4]曾欣.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现状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