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东
湖北省鹤峰县八峰民族学校
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指引下,在时代对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下,在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各种新的教学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广大一线教师在相关教育教学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取得了一大批颇有价值的教研成果,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很有指导意义。然而面对如此异彩纷呈的教育硕果,我们却有些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了。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很想成为一位理念先进、方法独特、技艺精湛的教育艺术家,然而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应试教育下中考的升学压力,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只能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教书匠。应试教育的“死”和新课改理念的“活”仿佛已经成了水火不容的天敌,而广大的教师在他们的重重紧逼之下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和应试教育的现实环境下,找到平衡点,最大限度的协调好二者的关系,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迷茫与困惑之中,我想,我们并不能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就找借口推脱自己的责任,而不作任何努力和尝试,因此我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实践和探索,下面想就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夯实基础,字词教学仍是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一项重要任务。有一种观点认为,字词教学是小学的事,初中阶段不应该在这上面花费太多时间,对此我却不敢苟同。首先是因为汉字系统颇为庞杂,汉字结构美妙复杂,其音形义联系千丝万缕又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对于初中生而言,仍有大量的难认难写难懂的生字新词,如果不首先过好字词关,势必对后面的教学造成影响;其次,生字新词是理解课文的基础,一方面要通过查阅字词典了解其读音意思,另一方面也要在文本中联系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忽视对字词的理解,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感悟理解往往也是空中楼阁,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次,对字词的音形义考查也是初中语文考试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分值不少,可考查的内容更是涵盖整个初中阶段文本中出现的字词,其内容之丰富自不必说,对于这项工作,如果平时不狠抓落实,期望考场临场发挥,无异于痴人说梦,必然造成不少丢分情况的出现;最后,按一种“以写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阅读教学理念来看,我们的字词教学就是为提高写作水平打基础,我们常说,字词好比是砖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量,才能修筑起优美高大的作文大厦。如果词汇掌握有限,就算有见闻感受,写出文章来往往也会出现不同问题,或错字连篇,或言不达意,或用词不当,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字词教学也是息息相关的。综合来看,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忽视字词环节的教学,是个不小的误区,那种完全把字词抛给学生的做法其结果是贻害无穷的。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在每一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之前,除非是较为简单的课文,我都会毫不吝惜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预习课文,预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于文本出现的生字新词要达到会读、会写、会用。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我会在课堂巡视检查学生查阅字词典的情况,在新授课文前,一般都会随机抽检几个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或读、或写,或解释造句,有时还会就其读音、字形结构、含义、用法稍作指导,这在某些老师看来,可能是太繁琐细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有点本末倒置。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再加上现在不少学生的惰性,我发现不少学生几乎没有很好的查阅字词典的习惯,想当然、不求甚解的情况非常多,而在抽检的时候,学生很少不出现错误,读不了、写不出、不会用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经常都能遇到闹笑话的情况,学生们也笑得前仰后合,而这种情形在七年级又尤为突出。不过,我所带班级,到八年级以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查阅字词典的习惯,当然,闹笑话的情况也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日积月累养成的阅读好习惯,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我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许会受到这就是死板应试教育的抨击,但这也许就是在二者之间最恰当的平衡点,当然,也许还是应该创新出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更活泼的教学氛围,更高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真正要义在于把学生的终生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出具个性、有思想、会思考、善感悟的个体,也许,这才是我们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自古以来,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专制社会,虽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但更多的是封锁人的思想,禁锢人的灵魂,扼杀人的灵感,以至于我们古代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完全成了封建帝王统治的工具,而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上贡献了了,更直接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因而,我们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并非只是教会学生读书识字,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能力、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重任,新世纪的下一代不再是思想禁锢,只会人云亦云的一代。当然,我们的阅读教学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要教生字新词,要教朗读背诵,要教词句分析、文章结构、写作特点、艺术手法......凡此种种,都是为达成上述那一个终极目标而服务。要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珍视并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也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人读一篇文章的感悟、体验、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没有个性的阅读,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没有探究性阅读。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却常常禁锢着老师,也限制着学生的思维,我们循规蹈矩,对于教学参考书奉为至尊经典,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费尽心思把学生的思考结果引导到一个既定的答案上去,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被制约,创造的活力与激情被扼杀,对于培养我们时代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贯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这新课程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把着力点放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的创造力上,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比如我在鲁迅的《风筝》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没有死扣教参,而是大胆创新设计,把对为本的阅读理解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很好地尊重了他们的个性感悟和体验。首先给学生时间充分地阅读预习,并没有为达到教参的三维目标而急切地抛出课后阅读思考题,而是首先展示给学生如下提示和思考题: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每个人读一篇文章的感悟、体验、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读罢此文,你最深的感想是什么?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把你的感悟拿出来与我们分享,好吗?!
学生在我不断地引导下,果然是积极踊跃,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有同学表达出对鲁迅先生知错就改的行为的敬佩,有同学说感想最深的是文中的一句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进而就有同学说道他邻居一个孩子因为被父母限制游戏的痛苦以及对他的同情,甚至还有学生说,他觉得中国旧社会的教育思想很落后......其实这些就是他们读罢此文后的感想和体悟,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和污染,最为真实和单纯。当然教参还有更深的解读,但我觉得这还有什么必要呢?如要照本宣科,我不知道即使我费尽口舌,能不能让我的孩子们明白“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这些道理,就到此为止吧,或许孩子们的想法还有些天真和肤浅,甚至会有人觉得学生很笨,没有理解到鲁迅此文的深义。请尊重他们,再也不要用唯一的标准答案去约束禁锢学生的思维。
当然,在现实的环境下,我们又常感迷茫和困惑,在教学时,我们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一遇到应试,麻烦又来了,学生常常在做阅读题时,因为没有抓住关键字词而丢分,甚至因个性见解与标准答案大相径庭而一无是处,判为零分。
如2012年恩施州语文中考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有人认为迪恩·波特在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高空走扁带41米,是征服了恩施大峡谷。你认为"征服"一词用得对吗?
·答案是:如果回答迪恩·波特征服了恩施大峡谷不给分。
不对。对大自然只能是敬畏、亲近,不能用"征服"。
迪恩·波特以勇敢的行为,完成了一个英雄的壮举,并未对大自然造成破坏,说征服又有何不可呢?然而,学生却在这样严肃的中考场上败下阵来,我不知道我们平常的教学方法是不是害了孩子们,孩子们更是左右为难,苦闷至极,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培养出具个性、有思想、会思考、善感悟的个体,也才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我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畅谈初读课文的感想体悟时,有一个学生说他觉得课文不真实,太假了。这时就有不少同学发出讽刺的笑声,对此嗤之以鼻,我并没有马上否决,而是示意同学们安静,我们对这位同学的见解不妨听听再下决断。这位同学认为斑羚被围困在山顶,已经是进退维谷,斑羚不可能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组织这次悲壮的飞渡,猎人们更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猎物都逃走。这一下,学生们都炸开了锅,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一位同学就说:“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猎人们怀着好奇心理看看斑羚会怎么样,才给了斑羚飞渡的机会。”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分城了两派,对此互不相让,争论不休。于是,我顺势让学生继续质疑。就有同学提出,斑羚的智商有这么高吗,还能在首领的指挥下准确地分拨,他们会算术?有同学说斑羚飞渡的难度太高,就像是杂技,确实不太真实......在我的鼓励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异常活跃,思维的河水掘开了封锁的大堤,汹涌澎湃。但我也没有一味地让学生思维的潮水泛滥,在学生激烈辩论之后指出,同学们敢于大胆质疑,值得肯定,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份质疑精神;但是就本文而言,在动物界确实存在牺牲部分成员生命以换取种群生存机会的行为,因此从艺术角度来说,有一定可信性,再者,我们不妨把这当做动物小说来读,恰当的艺术虚构,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就像动漫电影,其内容并不真实,到我们仍然能获得精神世界的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样重要,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看似荒唐的故事,来审视我们的现实世界,因为学生仅仅把这样的故事当成童话来看,并未深思其现实意义。我问学生,童话中的故事看似荒唐,但其实我们的生活里真的没有这些荒唐事吗?同学们冥思苦想了一会,终于有同学说:“我奶奶这两年信一种什么教,说只要心诚,每天做他们的一种仪式,生病了也不用吃药,家里的米吃了还会自己增长。这明明是假的,可他老人家却信得不得了。”此言一出,学生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纷纷举出身边的荒唐事,有举信邪教的,有举被骗子骗的,还有举轻信神医的......我总结道:“有时候不是骗子太狡猾,不是骗局太巧妙,而是我们太愚昧太愚蠢。”通过这些事,我认识到,只要我们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思维的火花,学生就能充分展示其创造力,真正成长为急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