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绍丽
神木市锦界第二幼儿园 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遵循课程参与整合全员性、课程内容整合系列性和课程实施整合多样性三个原则。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区域角、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适度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家校互动。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1]。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育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思考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促进二者更好的融合,提升教学效率。
1.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课程参与整合全员性
幼儿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离不开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这个过程中教师转变以往的控制者和权威者的角色,幼儿成为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传统角色设置发生较大的改变[2]。这个过程中幼儿转变为学习主动者,主动参与课程发展,调动幼儿学兴趣,使其在探索与体验中取得较大的进步,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幼儿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师生参与,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只有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才能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1.2课程内容整合系列性
要想促进幼儿园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二者的高度融合,教师应注意提高对内容选择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关注。首先,教师应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将其与促进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其主动关注生活,激发幼儿参与探究体验的热情。其次,选择社会信息资料时教师要注意借助信息技术,确保幼儿可以理解。社会快速发展,幼儿处于开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各类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中,且借助不同的传播渠道更好的传播,给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可借助信息技术选取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资料培养幼儿社会责任意识。最后,发挥网络数据库的作用选取幼儿可以理解的科技发展信息。建设幼儿园课程时应合理利用科技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课程实施整合多样性
与周边环境的人、物进行交互是幼儿得到发展的关键。做好课程组织设计工作是每个教师的主要任务,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选择合适的主题,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设置形式多样且灵活多变的学习实践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使幼儿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教师应在整合课程和信息技术时以活动为主要课程组织形式,借助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设备,发挥现代教育的功能为幼儿营造更为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情境中构建知识与技能,从而得到相应的提升。
2.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幼儿课程实践中信息技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具有很多新的教学要素,教学优势极为明显,这是二者整合可行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整合过程中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该技术的作用调动幼儿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给幼儿搭建适合幼儿学习的舞台,给幼儿更多自我创造的空间。以集体舞蹈教学为例,笔者创新了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动作图谱和视频,借助多媒体生动直观地给幼儿传达信息,使幼儿产生无限遐想,给幼儿更多自主参与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又比如以教学“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为例,笔者给学生展示动物时故意将动物的某一部分遮挡住,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探索欲。在此之后逐层推进,整个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与幼儿互动,给课堂赋予更多活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区域角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可通过在活动教师布置一台或几台电脑,使幼儿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应用这一工具。为了强化幼儿合作,可于电脑前面摆放几个小椅子。此外,还可在活动室设置摄影天地,在该区域摆放各类装饰品、数码相机等,使幼儿根据自身喜好自主开展相关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发挥自身指导作用,促进幼儿更好地进行活动。幼儿时期时每个孩子成长的阶段,更是兴趣爱好和性格逐步定型的关键时期,应用信息技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主,指导幼儿从中获取相关知识,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使幼儿深刻体会学习的乐趣。幼儿可试着在电脑上画画,还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调整电脑画面,借助多种绘画工具操作,发展幼儿智力。
2.3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适度整合
幼儿在学习期间通过行动、直接感知或体验获得经验对幼儿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需要教师主动给幼儿提供生动形象的表象,使幼儿多重感官被调动,幼儿从中掌握更丰富的知识。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问题,教师很难把控教学节奏,且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阻碍了幼儿发展自身认知能力,也不利于幼儿形成抽象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度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融合,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二者的平衡。比如为了强化学生对各种图形特点的了解,笔者借助IBM Kidsmart“小小探险家”这一软件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拼搭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帮助小老鼠弗兰克设计了小房子。与此同时,笔者以幼儿兴趣为基础将该活动延伸至美工活动,使幼儿自主动手制作小老鼠的家。幼儿在此活动中逐步增加经验,形成良好的思维。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的整合使教学模式发生较大的改变,给教师教学提出较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应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立足幼儿发展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幼儿教育效率,促进幼儿教育朝着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凯, 黄胜. 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5):71-74.
[2]蒋喜芳. 幼儿园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思考[J]. 文理导航, 2020(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