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怎么防治?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王勋美
[导读]

 
王勋美
   (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100)
   乙肝又称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但传染性和疾病的状态有很大关系。乙型肝炎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乙肝病毒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亿,而中国则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感染之后会造成患者肝细胞的受损,从而出现一系列主要表现症状,会出现面色发黄,身体乏力,恶心,呕吐以及厌油腻食物等主要表现症状。乙肝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多数的急性乙肝患者在六个月内能够恢复,急性乙肝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如果慢性乙肝长期治疗不愈,反复的发作,少数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甚至会呈重症进展。
   一旦患了乙肝则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一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具有传染性,且难以控制;二是因为我国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数很多,并且很多是隐性感染更加难以控制其传染性;三是一旦患上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从事某些工作是有一定影响的;四是乙肝很容易慢性化,导致治疗时间延长,患者需要长时间的休息,从而影响到学业或是事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五是因为部分病人可因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而导致死亡。建议患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一定要按时做复查,关注肝功能变化和病毒的变化。
   
   
   一、乙肝的治疗手段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早期有效合理的控制,那么病情就会逐渐进展,非常有可能会进展成为肝硬化或是肝癌,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应该及时的就诊,定期检查。当患者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相关诊治。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休息,饮食以及营养和调节心理状态,避免饮酒和服用伤肝的药物。适当的用药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治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合理的饮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念,症状明显或是病情较重的患者应该采取卧床休息。
   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病毒治疗,要根据患者的血清水平以及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评估患者的进展风险,由医生决定抗病毒方案。轻度慢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中度的慢性肝炎患者预后较差。部分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或是转变为肝细胞癌。
   二、乙肝的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
   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这一并发症是乙肝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则会发生黑便、呕血、心悸、头晕,皮肤湿冷等症状。
   (二)腹水
   如果患者腹腔中的液体超过200毫升就称为腹水。腹水标志着患者的肝硬化进入了失代偿期。如果发生腹水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应的正确合理的处理。



   (三)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也称神经精神异常综合症,乙肝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消化道出血、感染、高蛋白尿、大量放腹水,以及便秘等。经过研究发现,普通的肝炎会导致患者的精神功能紊乱出现过度兴奋,失眠多梦,脾气暴躁等情绪上的症状。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应该定期进行检查,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四)肾炎
   乙肝感染导致乙肝肾炎的发病率增加,此类肾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并且以男性为主。
   三、乙肝的防控措施
   (一)饮食指导
   在一般情况下,乙肝病人的日常饮食常常会因为患者本身的疾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不是很严重的乙肝,一般在饮食上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饮酒。可以尽量多地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多食用营养价值高的禽类肉,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等。如果乙肝已经发展成肝硬化,患者食用的饮食需要细软,不能够食用带有骨头鱼刺之类的食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肝昏迷了就不宜食用肉蛋类高蛋白食物,因为食用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导致肝昏迷患者的氨中毒,从而加重肝昏迷的症状,在这个时候饮食上就需要低脂低盐火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乙肝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乙肝患者要注意除非特殊情况,不要服用过多的伤肝的药物,如果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而这些药物会导致药物性的肝炎或是损害患者的肝脏健康,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此外,乙肝患者需要保证睡眠的充分,因为良好的睡眠是护肝的关键之道,最好在晚上11:00之前睡觉。
   (二)乙肝疫苗的接种
   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感染病毒,在接种前是需要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的,有的接种点还会要求化验肝功能。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是:0-1-6。第一针和第二针属于基础免疫,所以间隔时间不能少于28天,可以推迟几天,但不要提前和推后太久,以免影响免疫效果。接种完第一针乙肝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间隔六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对于新生儿,如果父母双方均无乙肝应在该新生儿出生后,尽快( 24小时之内)注射第一针,一个月后打第二针,六个月后打第三针。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前应不要喝酒,不要服用任何药物。
   对于正常人来说,每三到五年复查一次乙肝五项。若没有抗体的话,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最好每三到六个月查一次乙肝五项,其他乙肝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医生对患者的安排定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接种乙肝疫苗后,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一般不超过38℃可不必处理。生活饮食方面无特殊注意事项,有发热者可适当休息,多喝开水,避免过量饮酒及刺激性食物等。
   结语
   对于乙肝携带者或者是乙肝患者可以配合药物提高免疫力,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平时要注意休息,保肝护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康复。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按时到医院进行复查,治疗结束后,也需要定期地进行随访,这样才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乙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