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和水半夏的临床应用及鉴别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潘长东
[导读]

  潘长东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1338)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讨论半夏与水半夏的临床应用情况及鉴别区分方法。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开出的388张半夏或者水半夏参与配伍的处方进行中药组方、配伍和用量分析,并讨论二者之间的鉴别方法。结果:本次研究的388张处方中,252张使用中药半夏,136张使用水半夏,占比分别为64.95%、35.05%。含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半夏超量使用以及涉及配伍禁忌的张数分别为6、4、1张,分别占2.38%、1.59%、0.40%;含水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水半夏超量使用的张数分别为6张和1张,分别占4.41%和0.74%。结论:半夏和水半夏从宏观外在、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及药理特性等方面分析都具有显著差异,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要求方剂配药时应该做到仔细甄别、对症下药、规范使用,避免药物的用量及配伍不当等问题,这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半夏;水半夏;鉴别;药理特性;临床分析

   半夏作为我国传统天南星科药用植物,其临床药用潜力巨大。根据《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记载:中药半夏有降逆止呕、祛痰镇咳及生用消疖肿等明确用途,其效用也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中进一步得到总结[1]。半夏经常被用作汤剂关键性配伍成分治疗疾病,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半夏产量跟不上临床用药的巨大需求,而水半夏与其效用相仿,导致部分方剂以水半夏替代半夏入药。因此本研究探讨总结半夏、水半夏各自的药理特性及使用情况,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开出的388张半夏或者水半夏参与配伍的处方进行具体数据分析。
1.2分析方法
   统计该388张处方在我院心血管科、儿科、呼吸科及消化科中的使用情况并分析各自配伍用药的特点。
1.3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本次纳入处方中,使用中药半夏的占比为64.95%;使用水半夏的占比为35.05%。含有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半夏超量使用以及涉及配伍禁忌的张数分别为6、4、1张,分别占2.38%、1.59%、0.40%;含有水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水半夏超量使用的张数分别为6张和1张,分别占4.41%和0.74%。


 3 讨论
   《中国药典》对半夏的相关内容以及用药经验结合实验室观察总结出半夏较水半夏从外在形态到内在成分的差异:半夏为球形块茎,呈白色或者浅黄,茎痕顶部下陷,周身呈棕色凹点根痕,质地较结实且断面透明粉质无臭味。半夏经过姜汁炙后断面透明,气味辛辣有刺喉麻舌感。水半夏为半圆形、椭圆形及锥圆形块茎,淡黄或者类白色,表面亦不光滑,点状根痕表面散在,顶端常出现黄棕色芽痕或者叶痕凸起,质地较半夏轻断面白色气微[2]。半夏及水半夏的紫外最大吸收光分别在260 mm处和270mm处[3]。化学成分差异主要表现在:半夏主含生物碱、挥发油、儿茶醛类以及氨基酸类成分;水半夏主含鞣质、油酸以及酚类化合物等主要成分。两者的切片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半夏的薄壁细胞中淀粉颗粒较多,黏液细胞卵圆形且含草酸钙针晶束,纵横散在维管束为内韧型或者外韧型,淀粉粒呈圆多角形以及半圆、圆形,复粒较大且最多至8分粒,可见较多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于黏液细胞,螺纹导管的直径一般在10~35μ m。水半夏有一圈茶褐色黏液腔于木栓层,维管束散布呈周木型,淀粉粒球圆、或卵圆形,单粒较半夏多,草酸钙针晶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导管为环纹或者螺纹状直径区间5~30μ m[4]。
   半夏的药理学作用在于止溃抗炎、降血压、镇定安眠、抗凝血以及抗相关肿瘤疾病,而水半夏侧重于抗菌消炎和脱敏,二者均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多数情况时,同一方剂中使用半夏或水半夏会导致对症截然不同,如二陈汤中运用半夏会发挥方剂宽中下气、和胃降逆、止呕、消痞满之效,而水半夏入药则偏向祛痰。本研究中,综合各科室用药情况分析得到:含有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半夏超量使用以及涉及配伍禁忌的比例2.38%、1.59%、0.40%;含有水半夏的处方中,选药不当、水半夏超量使用的比例为4.41%和0.74%。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为避免药物超量使用造成临床治疗的不良结局与预后,最大程度地避免药物副作用,《中国药典》对半夏与水半夏的用量进行了明确界定,分别为3~9 g与6~15g,为临床半夏入药做出剂量标定。本研究中半夏选药不当多出现在呼吸、消化内科。对于支气管炎的治疗,临床选择半夏配伍炙麻黄、地龙等组方剂,水半夏内服治疗咳嗽哮喘和脾肺气虚,多配伍茯苓、白术等入药,因此正确选药也关系到药效作用和药理毒性。本研究对入检处方的中药配伍分析还纳入了是否涉及配伍禁忌的范畴,中药方剂中涉及配伍禁忌是导致临床重大医疗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十八反”中明确指出:半夏反乌头,即半夏禁止与草乌、川乌等乌头相关旁系配伍使用。
   综上所述,半夏和水半夏从宏观外在、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及药理特性等方面分析都具有显著差异,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要求方剂配药时应该做到仔细甄别、对症下药、规范使用,避免药物的用量及配伍不当等问题,这是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李翠娟,巩振东,等.半夏临床用量及毒性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03):298-301.
[2]赖月月,敬勇,李巧,等.不同直径半夏药材的质量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01):29-34.
[3]李喜香.半夏与水半夏的合理应用[J].甘肃医药,2018,37(02):164-165.
[4]吴余燕,邓超澄.水半夏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05):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