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实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   作者:尹科
[导读]

尹科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2例。根据患者年龄将其等分为科研组、常态组,其中常态组纳入41例非老年艾滋病患者,科研组纳入41例老年艾滋病。对比分析2组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免疫重建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科研组患者免疫重建发生率高于常态组(P<0.05);科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态组(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老年艾滋病病毒抑制率与非老年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老年患者免疫重建功能相比非老年人群更高,不良反应较多。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老年艾滋病;疗效;病毒抑制;免疫功能

   伴随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老年人群基数相对较大,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群机体存在较多改变,具有复杂性、特殊性,由于年龄超过50岁艾滋病患者与非老年人群患者存在不同临床特点与流行病学特点,且年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国内有关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报道相对较少[1]。本研究选取82例老年、非老年艾滋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旨在分析抗病毒治疗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及特点,阐述如下。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选取为2018年7月-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艾滋病患者。本次实验研究通过年龄将82例患者分为科研组(n=41,老年艾滋病)与常态组(n=41,非老年艾滋病)。常态组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28例;年龄上限49周岁,下限23周岁,均值(38.14±6.08)周岁。科研组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9例;年龄上限73周岁,下限50周岁,均值(62.14±1.27)周岁。入组患者性别经统计学检验呈现P>0.05,提示可比性显著,具有分组研究意义。
1.2方法
   患者入组后均根据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指南予以其常规抗病毒方案治疗,跟踪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HIV-DNA抑制情况、免疫重建不良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免疫重建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病毒载量检测<50copy/mL为HIV-DNA完全抑制,高于50copy/mL为不确定或抑制失败。免疫重建不良主要是指持续抗病毒治疗1年CD4+细胞基数仍<100个/μL,或连续两次CD4+细胞基数低于标准水平则称之为免疫重建不良。
1.4数据处理
   调查收集数据经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通过率(%)表示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免疫重建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由X2进行结果检验,检验值P<0.05提示数据有统计学对比价值。
2结果
2.1 2组患者病毒抑制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2.2 组间患者免疫重建不良情况分析
   科研组患者免疫重建不良6例,占比14.63%,常态组免疫重建不良1例,占比2.44%,科研组患者免疫重建发生率高于常态组,两组数据经检验X2=3.9048,P=0.0481,提示统计学对比价值显著(P<0.05)。
2.3组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治疗48周后,常态组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科研组16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02%,科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态组,两组数据经检验X2=4.8946,P=0.0269,提示统计学对比价值显著(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会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攻击,攻击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破坏作用,进一步导致机体遭受各类疾病感染,甚至引发恶性肿瘤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老年艾滋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增长,与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功能均明显降低,因此,明确老年艾滋病患者特点尤为关键[2]。
   艾滋病患者大多接受抗病毒治疗,通过对病毒的复制率,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无法提升或恢复的情况,疗效相对不甚理想,主要是由于对免疫重建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对较多,年龄因素被认为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会对疾病转归与免疫重建造成严重影响[3]。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HIV-DNA抑制情况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科研组患者免疫重建发生率高于常态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胸腺功能减退、免疫激活因子缺乏或不足具有相关性。科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态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患者胃肠道的药物耐受情况以及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具有相关性,导致患者易出现消化道反应以及贫血等。
   综上所述,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特点,病毒抑制率与非老年人群相比虽无明显差异,但免疫重建功能相对更高,不良反应较多,根据老年患者治疗特点开展有效针对性治疗方案时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霞.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9,5(30):149-150.
[2]朱勇,马凤勋,邱建平,贺学俊,张波,卢胜.重庆市荣昌区2007-2017年HIV/AIDS病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生存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19(07):894-898.
[3]陈逢梅,郭莉,曾厚洋,王伟峰,林艳,高碧华,吕建楠.广西北海地区HIV/AIDS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09):876-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