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面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刘小改 王素芹
[导读]

 刘小改   王素芹通讯作者
(滨海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盐城2245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研究起始时间:2018年5月,截止时间:2020年11月,参考对象构成:总例数为70的ICU机械通气患者,分组方式:随机抽签法,组别:对照组、实验组。其中,3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纳入对照组,3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纳入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护理成效。结果: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度指标时,在2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优势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满意程度的良好提升,值得广泛推荐。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患者;满意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影响分析

   在临床上,机械通气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措施,指的是借助呼吸机,对患者气道通畅程度、缺氧状况进行改善的整个流程;对于ICU患者来说,由于其病情相对严重,需进行长时间的卧床治疗,加之静脉采血较为频繁,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在本文研究中,将以我院收治ICU机械通气患者为例,分析其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文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抽取7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选取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11月,并将以上患者进行随机抽签法分组,即: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相关资料如下。对照组:性别比例(男/女)19:16,最小年龄34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5.58±1.23)岁;实验组:性别比例(男/女)20:15,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56.42±1.01)岁。在2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以上资料(性别、年龄)相对比,差异无区别,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如:体征监测、用药管理、营养支持等;
   【实验组】:综合护理,主要内容为:(1)心理指导。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在其精神意识保持清醒的状态下,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其沟通,询问患者实时反应、内心想法,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其配合程度[2]。(2)病情评估。在临床治疗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还需结合患者性别、年龄、卧床时间、脱水、静脉置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有关医学资料的指导下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制定相关对策。(3)体位调整。按照2h/次的频率辅助患者更换自身体位,在调整为半卧位时,还应将其下肢部位适当抬高,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可对患者四肢部位关键穴位、经络进行按摩,促进其体内血液的流通[3]。(4)穿刺护理。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穿刺时,尽量选取上肢部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采取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给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避免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现象,避免其他并发症出现。
1.3评定指标
   经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后,在2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比较其以下指标,具体包括:(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2)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采取软件SPSS21.0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意度的具体数据分别用(%)、()代表,X2、T检验,P<0.05。
2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2组ICU机械通气患者差异存在显著性,且实验组具体数据较低,P<0.05。如表1.


2.2满意度评分
   在对照组、实验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关于满意度评分,其具体数据分别为:(79.63±4.58)分、(90.57±1.62)分,相比较来说,实验组高,T=13.32,P=0.00。
3分析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特征为血液凝固、流速缓慢、内皮细胞受损等,属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一种常见伴随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性较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此类疾病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4]。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指标显示:在对照组、实验组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组患者相比较,(20%)VS(2.86%),实验组低,P<0.05;满意度评分相比,实验组(90.57±1.62)高于对照组(79.63±4.58),P<0.05。其原因分析如下: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主要是从患者心理入手,通过热情沟通、疾病宣讲等措施来取得患者信任,提高其配合度;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有效评估,并采取定期的体位调整、中医肢体按摩以及静脉穿刺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防止其他并发症出现[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另一方面,还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潘少杰, 赵珊珊, 孙运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03):173-175.
[2]李秀珍, 陈春梅, 徐爱花,等. 基于误吸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005):367-371.
[3]王亚茹. 品管圈活动对机械通气深静脉血栓预防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12(11):195-197.
[4]韩刚, 刘娟娟, 惠辉. 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 血栓与止血学, 2020, 026(003):429-431.
[5]曹日进、龚利平、李建. 个性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20):157-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