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实行年级管理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郭小祥
[导读] 年级管理是我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中间力量。
        郭小祥
        重庆市农业学校   401329
        摘要:年级管理是我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中间力量。中职学校年级管理以年级组为管理主体,以学生为管理载体,打破中学年级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主攻学生发展,以学生管理为主、教学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加强此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细化管理要求,创新体制,对提高我校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学校发展与改革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关键词:年级管理;运行机制;权责;机制
        在当前社会的经济飞速发展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把握良好的机遇和迎接严峻的挑战,中职学校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进行高效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
        随着学校发展,有些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学校管理事物日趋复杂,于是以年级组为学校基层管理组织的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年级管理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探索年级组管理工作的最优化途径,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年级组管理策略的研究,其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年级组整体功能的优化,最终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本文就我校实施“年级管理”的实践体会与肤浅认识,进行共同的研究和讨论,共同探求在新形势下学校组织建构的新规律、新规则。
        一、年级管理的设置背景
        我校有着建校104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现有五大专业群,设有25个专业,在籍中职学生近万人,共计120余个个教学班级,现有教职工近500余人。2018年以前,学校学生工作采用传统校级集权式的一级管理,全校学生管理工作呈一条线。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改革,原有的学生工作一级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管理的需要, 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观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其工作弊端日益突出,工作表面化、效益低,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缺少沟通,管理粗放、没有形成合力等,严重制约学校发展。为此,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系),实行校、部(系)二级管理”要求,加大了我校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于是从2018年开始学校内部进行了机构改革,实行系部制管理,将学生科、保卫科、团委合并为学生工作部,医务室、学生宿舍纳入学生工作部管理,负责全校德育教育,并为5大教学系部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指导、监督、服务。至此,学生管理开始步入校、系(部)二级管理时代。
        经过三年的实践,二级管理问题也开始不断凸显,其系部制管理职能已经滞后于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有些矛盾甚至无法克服,工作举步维艰,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为了突破二级管理的“瓶颈”,实现扁平化的管理效益,在充分酝酿、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建立年级部主任负责制管理机制,将原系部制改革为学校中层主任级别的综合性部门,单独设立各年级办公室,内设主任 1名,副主任 1 名,职员3名。使各年级部成为学生管理的实体,管理的主战场,让年级部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自由权。
        二、年级管理的运行机制
        1、人员定岗,优化组合
        根据教职工岗位选择,由校长办公会提名年级主任、副主任的人选。然后学生工作部结合年级主任提名本年级职员人选,报校长办公会研究、审核,经校长办公会按照“优化组合、相对稳定”的原则,拟定名单,报学校备案。


        2、明确职责、理顺权责关系
        为避免“政出多门、交叉指挥、多头管理”的现象,各年级应按照原系部管理方式设置一位责任校长(副校长担任),统筹管理、领导帮助年级开展管理工作,职能部门在主管副校长的领导下,为年级做好职能服务工作。
        校级领导承担监管和指导工作;职能部门承担业务指导、提供信息、布置工作流程,督导年级等工作,管理上侧重对年级部整体的服务和工作的指导。年级有充分的人权(对班主任的管理权)、物权(对班级、办公室等物品的管理权)、财权(班主任津贴、奖金等的发放权)、考核权(评优、评先等权利)以及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评选等权利。各年级部主任要按照学校制定的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年级实际,制定年级部工作计划,安排本年级日常德育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这样责、权、利有机统一,充分整合年级资源。
        3、建立保障机制,规范工作秩序
        学校学生工作部为保障年级管理有效实施,需统一建立统筹保障机制,落实制度管控,各年级对标对点参照执行。让制度保障年级主任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破除管理上的“人情”障碍,使年级主任大胆而公正、公平、公开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工作互利互通
        实施年级管理,需要提倡各年级管理有特色,制度有创新,机制有改革,人员有协作。为防止各年级部之间管理的不均衡,要互相帮助,树立全局观念、保障学校整体均衡发展,防止相互拆台或只顾本年级等现象,需由学生工作部统一组织,最好建立每周一次的年级主任例会制度。在会上大家互相交流信息,探讨最佳的适合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理念,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5、建立监督机制,确保事务公开透明
        各年级组建立年级事务公开制度,设立“公开栏”,使年级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公示,确保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平和监督有效。
        三、实施年级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专业班级设置与班主任匹配的问题
        学校发展规模扩大,各系部专业师资数量与学生的规模难以匹配,师生配比严重不均衡,加上社会、市场和家长对我校专业的认可度大相径庭,严重影响专业学生人员结构均衡化选择。部分专业学生数量少,班主任配置充足,部分专业学生数量激增,班主任需求数量远不及于系上老师数量,导致班主任安排困难重重。需加大班主任结构调整,探索班主任管理年级轮流模式,促进各系部之间互动交流。
        2、处理好放权与制约的问题。
        实行年级管理,需加大年级组管理自主管理权,包括财权、人事权、考核权等。目前学校处理二级管理向年级管理过渡时期,其相关架构和权限需进一步征求机制落实。结合学校自身体制和财务实际,财权、人事权、考核权下放需综合考虑。鉴于财权、人事权、考核权等没有在年级组体现,致使学生管理诸多节制,例如年级班主任自主优秀评选奖金发放,班主任绩效自主考核等,其积极性严重受挫。
        3、处理好年级组与职能部门的关系
        年级主任及其管理的年级团队应扮演“政策执行者”的角色,职能部门代表学校扮演“立法者”、“执法者”的角色。既要防止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年级之间出现管理上的“扯皮”现象,又要防止各职能部门把所有工作都推给年级部的现象,特别是各专业教学系部。改革后的年级组管理接管了原系部管理的部分学生工作,致使有些工作存在交叉重叠,同时又需要各系部配合处理。因此,加大年级组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配合,建立年级组德育、各系部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配套教学机制。
        年级管理模式不能说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但对于我校来说是创新性的管理改革,是我校在目前状态下所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虽然不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但我们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将在未来管理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探索,努力改进。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把年级管理模式有效化、高效化将是我们的一项长久的研究课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