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控车铣加工1+X证书考核的问题与对策——以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钟少佳
[导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院校从 2019 年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钟少佳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511316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院校从 2019 年开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中等职业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校第一次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初级)考证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思考对策,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道路上,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在改革中反思,让考证与教学更好地融通,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水平,为社会提供满足市场要求的高技能人才以供参考。
关键词:1+X 证书制度;数控车铣;项目教学
        一、1+X 证书制度试点的概念及意义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启动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中高职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简单来说,以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为主通过申报“X”证书试点立项,结合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开展培训评价工作,毕业生将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社会认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校申报了三个项目的证书试点,其中有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初级),希望我校的数控模具专业借此次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初级)试点,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提高人才培养的“含金量”,拓展校企合作的“朋友圈”,提升数控模具专业在本地区的“知名度”。
        二、数控专业在我校的现状
        数控技术课程是我校数控和模具专业核心的课程,主要由以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操作为主,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从事基础的制造业,直接面向工厂及企业需求。我校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实践仍停留在数控机床的简易操作和加工简单的工件阶段,明显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学生对相关的数控机床维护与保养、数控加工的加工工艺与编程思路等能力较缺乏;对于CAXA、CAM等画图编程软件不够熟练,工厂主流机床没主动去了解,以上种种都是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
        三、专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起以往的数控车、铣中级证,首先在综合能力考查上更加要求全面性,其次在考核内容上更加接近实际生产,专业技能证书标识着学生专业能力。学校通过1+X考证,知晓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需求,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因此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我校的推进势在必行。
        2020年6月我校成功申报了1+X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试点,考核的单位是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18级数控模具专业学生成为首批考核对象,为了做好首批考核工作,作了详细宣传后对在校18级数控模具专业4个班共161名学生做了调查,有效回收144分问卷,情况如图1所示。大部分学生有考取证书的意愿,希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术水平,获取相关专业权威资格证书,实现人生价值。

图1
        四、首次考核情况分析
        2020年12月,我校作为市内首间试点中职学校进行了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共55名学生参加了考证,理论通过38人,最低分41分,最高99分,实操53人通过,最低38分,最高97分,分数段分布如图2所示,综合通过37人,通过率67.3%,我校的通过率在全省参加考核的学校中位列前三。
        
        图2
(一)考核的亮点
        这次考核比较喜人的是实训成绩超出预期。实训的通过率为96.4%,优良率达到80%,最高分97分,过往考证从未出现过,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一,学校重视,为了完成考证任务,学校要求部门专门成立考证班,安排专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二,教研组经常集体备课,钻研技能等级标准的评分表,从专业素养、工艺分析、程序单、零件自检表等每细项安排老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拿分。三,用竞赛的思维去指导实训,数控车铣的拿分点大部分是尺寸分。行外人看待尺寸精度会觉得0.1毫米是微不足道,但对于机械专业来说,精度是以0.01毫米计算。以数控车考题为例,外圆的精度误差值是0.039毫米,平时训练我们会要求学生把精度往中间提高到0.02毫米,这个精度是以前竞赛训练的要求,这让学生对刀具、机床和量具的使用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以上几点综合起来,会让学生在紧张的考证环境有更充分的准备和容错率。
        (二)考题反映的问题
        对第一次考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问题。其一,理论通过率低,理论不通过的同学占了补考的94.4%。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题库公布离开考只有6天,题量多;主观原因是学生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方法过于单一。其二,实训有机会100%通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画图错误和刀补输漏的情况,考后学生反映是过于紧张所致,因为样题中,数控车的工件长度是90mm,第一天考核的图纸工件长度为65mm,学生在装夹时计算失误,导致加工时出现错误。其三,课程的教材需要整合。1+X证书等级考试,从内容上看是数控车和数控铣的综合考核,按照本校数控和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数控车和数控铣是两个独立的专业课,数控专业侧重数控车,模具专业侧重数控铣,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不统一,导致在训练的时候同学们出现较大的能力差异。
五、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一)攻克考证理论通过率低的难题
        理论通过率低是考证一直存在的难题,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还有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广,基本含括了学生中职前两年所有专业课的知识点,让本来文化基础知识匮乏,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中职生,理解起来相当吃力,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性本来不高,导致通过率较低。因此,想从根本上提高通过率,有以下几个对策设想。
        1.整合理论题库,提高针对性
        1+X 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初级的理论题库有1200道,量多且较乱,考后我们教研组已经开展题库分类,按数控车铣、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以学科分类,把题目整理成模块,要求科任老师在完成常规学科教学任务时,在不违背该学科的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加入题库的练习,努力在课堂平时教学中予以融入,期末复习题中包含理论复习题,并且力争加入到期末考试中。
        2.提高理论复习的有效性
        依据1+X车铣综合考证的考试大纲,除了题库中的练习,我们将涉及到的每一门专业课的考点知识点进行分类、增减、提炼和升华,梳理归纳,最后编写成复习提纲。然后和以前数控车中级证和数控铣中级证的理论题归类编排,组成针对性强、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好的复习题。例如,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复习题中有几个相关的题目。
1)G92在数控系统中代表()。
A车螺纹;B暂停;C快速移动外;D 外圆循环
2)G92 X20 Z-20 F2在广数系统是用于()加工。
A外圆单一循环; B螺纹;C 槽类;D 内孔
3)G92 X20 Z-20 F2中X值的意思是()。
A 螺纹的大径;B螺纹的中径;C 螺纹的小径;D 螺纹的直径
4)G92 X20 Z-20 F2中F是指螺纹的螺距。(判断题)
        它们涉及的是数控车编程中对G92指令的认知这一知识点,只需要把G92格式中各个参数理解了,就能举一反三,题库会不断更新,但知识点是固定的,理解一条简单的指令,比背诵几道题要简单和更有意义。
        3.丰富练习的手段,加强机试的模拟
        中职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态度,而且多是独生子女,“鞭棒教学”已不适应现今的教育环境了,死记硬背,不断抄写,这种简单粗暴的学习方式,学生达不到分析、理解及应用的程度,会让学生失去信心,造成他们的厌学。
        我们把题库分类好后,可以导入数字化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课堂派等软件小程序,每节课后都发布与上课内容相关的练习,碎片化的学习让学生减少约束感。信息化的浪潮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作为教师需要学会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如果我们要做到试题分类每门课复习后都测试,门门测试门门过关,工作量会非常大,信息化平台能在有效检验的前提下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统计分析方便直观。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化教学
        回顾这次考证,实操96.4%通过的成绩确实喜人,归功于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努力。但是这次报考由于是第一届,报考的名额只有55个,占了整个专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本是择优报名,考前一个月,为了备考,车间全面停课让路考证,学生能不间断实训一个月,实操能力提升非常快,证明方法是可行的,但并不能真实反映数控模具专业学生整体的实操水平。因为往后的考证报考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设备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不间断实操,调整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化教学势在必行。
        1.层进式的教学目标
        考证一般在第四个学期末,按照以往教学计划,第三学期开始数控班先车后铣,模具班先铣后车,现在调整教学的计划,组建1+X的教学团队,我们计划在第三学期初同时开展数控车和数控铣的课程学习。要求科任老师课前进行学情分析,制定本课程“层进式”的教学目标。主要做法是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前期对于数控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估每位学生是重理论还是喜欢动手实操。在超星平台上或者问卷星上发布调查问卷等,了解学生对于考证的认知和态度,然后将学生分为 A、B两个级别,A组的实操水平是按照考核的方案中80分以上水平培养,B组则是通过实操合格线。前期教学目标会根据分组会有稍微不同,目的是让B组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目标过于难,对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部分好胜心重的学生会慢慢向A组靠拢,力求最后达到A组的水平。下面以数控车床的课程为例进行描述。
        2.教学内容的项目化
        项目的教学内容是根据1+X考证细则和教学大纲,通过细化教学内容来实现的。首先将数控车编程与操作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分成相对难易的两部分。1+X的初衷是让教学与实际生产能实现无缝对接,因此课程教学内容依据学生自身特点,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此为导向来制定教学项目、优化课程,同时加强模块化、项目化教学,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即岗位能力,将两者融合。不同学生的基础内容不尽相同,A组会更加注重细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完成。下表是我们教学团队根据数控车的考证细则,把教学内容梳理成一个大的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内容框架敲定后,教师可以与企业加强交流,寻找适合的项目,融入相关的知识点,如教材中的阶梯轴加工,可以用企业中常见的短轴和轴承轴代替,螺纹的知识点可以用有螺纹的产品代替,符合1+X的设想,改变以往教师专业介绍数控只用图片的形式,切实让学生知道具体的产品,并让他们坚信,经过学习后他们也能制造出产品,辅以信息化的手段,相信学生会改变自身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3.多元评价,总结不足中进步
        项目评价是实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进行项目考核评价时,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检查、测量并根据表1中的项目完成情况做出成绩评判。还需要学生口述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和出现故障等,如果学生工艺路线选择和排除故障方面的能力不足或者错误,意味着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于学生加工出来的残次品,教师应当指出学生出现残次品的原因及工艺上的缺陷,从项目中找出未能掌握的模块,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努力提高零件加工能力、数控编程能力等,最后能按照企业要求的7S管理收拾好加工现场,使学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评价后的反思尤其重要,每一次加工后,学生应该都有所得,无论是好与坏让学生把收获写在实训报告中,连同项目中的所有资料,如工艺卡、评分表、自检表等一起装订,信心就是从点滴的成功慢慢建立起来。
六、结语
        学生考取证书后,并不是终点,让企业承认学生的专业水平,接纳学生到企业工作才是闭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数控行业更新周期很快,教师要保持对行业的关注,才能把第一手信息传递给学生。我们需要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心态,反思自身的教学,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戴勇 职业院校实施 1+X 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
[2]王永杰,王英.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科教导刊,2019
[3]崔陵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钟少佳,男,1985.02.23,汉,广东,本科,机械讲师,研究方向:1+X车铣综合技能证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