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荣
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311403
内容提要:2020年的战“疫”史,注定成为我们载入史册的成长史。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把握抗疫带来教育契机,充分借助充满正能量的战“疫”故事和视频,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触动我们心灵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英语课堂上弥足珍贵的教育素材,使其成为留在学生心中向善、向上的“重要东西”。
关键词:战“疫”;教育契机;向善;向上;
一、思考的缘起
记录一: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军人领命,奔赴“战场”;志愿者请缨,迎难而上;社区工作者坚守,用心服务;民警担当,勇挑责任;新闻工作者、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接力,让一切平凡变得伟大。灾难面前,国家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经济活动停摆,全面封城,全国人民,居家隔离。然而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国外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友善的声音,一些外国媒体开始这样报道:1月26日,法国《皮埃尔信使报》以《黄色警告》和《黄祸》为标题,将新冠病毒与种族观念联系在一起。1月27日,一副将中国国旗和病毒放在一起的漫画刊登在丹麦《日德兰邮报》上。1月29日,“中国肺炎”四个字印在澳大利亚《太阳先驱报》的一期封面上。2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制造”直接印在了德国《明镜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上。2月3日,一篇题为“中国是亚洲真正的病夫”文章刊登在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上。[1]
记录二:
春去疫散,校园再次按下“播放键”,师生全面复工复学。师生回到久违的讲堂开始探讨:
师:“同学们,学好英语重要吗?”
学生A:“我对英语没兴趣,将来也不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我不想学英语。”
学生B:“重要?一首打油诗这样说:我是中国人,不学外国文。英语不及格,只因我爱国。”
(全班一片哗然)
............
一边是国外媒体用英文扭曲事实的报道,一边是我们学子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误读,教师哑然。这些歪曲事实的英文报道,难道不足以牵动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心?难道不足以激发我们每一个学子学好英语捍卫自己的尊严?作为英语教师的我,内心激动不已,此时不教,更待何时?著名学者劳厄曾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仍留在我们心中的那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则正是影响我们一生的价值取向。授课中我们把握好抗击疫情带来教育契机,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触动我们心灵的所见所闻,转化为课堂上弥足珍贵的教育素材,使其成为留在学生心中的“重要东西”。
二、借语言之桥,培育民族情怀
在疫情时期,西安交通大学的王树国校长接受主持人的采访时说,“疫情将我们民族的每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包括境外的华人。通过这次疫情防控的战疫,我们的年轻人需要明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人人都要有民族观和大局观的意识。”王校长的谆谆教诲,如醍醐灌顶,王校长口中的“民族观”正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急需加强的“家国情怀”的培养。课堂中,我们如何把教材中书面化的英文文字转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呢?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以英语学科知识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辅以解释,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从提升个人的发展机遇转化为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大情怀。在复学后的第一堂课上,我播放了英文演讲视频《we are all fighters》。伴随着朗诵者铿锵有力的朗诵声,我借机饱含深情地向同学们讲解视频中那些记录抗疫的新闻画面从黑白变为彩色,寓意从黑暗到黎明,再到重见曙光的抗疫信心。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同学们说心得、谈感受,组织同学们小组讨论,总结提炼,顺势引导和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护国的民族情怀,并借机介绍视频制作者的初衷,“一位非英语专业的普通的中国人,目睹国外一些不怀好意、充满歧视甚至是赤裸裸诋毁中国抗疫的媒体,当下决定专门创作一篇关于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英文演讲,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声音,为所有正在经历这场疫情的同胞传递信心和希望,让世界听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勇敢。”我们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被外国媒体恶意曲解时,当海外华人遭受恶意毁谤时,我们唯有学好外语,才能够理直气壮地用英文回应他们,才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的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英语课堂上借助这些充满正能量地、用我们自己发声的英文视频,厚植学生们向善、向上的情怀,引导他们从小要有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学好英语,除了为自己,更应该用我们所掌握的语言,为中国发声,让世界看到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青年的精神面貌,让世界多一份美好,少一些偏见,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
三、以语言之魅,让爱深入灵魂
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植根于爱”。疫情下的我们,以敬安心,多一点审视爱的视野和心境,透过这场战“疫”,让我们学会爱的表达。虽然我们看到国外众多不和谐的声音,但是我们同样也切实感受到了国际友人浓浓的关爱,看到了许许多多国际友人在疫情期间不遗余力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战胜疫情加油打气,点点滴滴的情义,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大爱无言,上善若水。当我在讲授教材中“friends朋友”这一主题的口语课时,首先播放了40位知名法国音乐剧演员为声援武汉、支持中国共同演绎的抗疫歌曲《Together》、“憨豆”先生在武汉为中国加油的视频、德国小伙Tobi发动友人自拍的“我不是病毒,我是中国”的视频,然后组织同学们头脑发风暴,讨论“what is true friendship?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大家讨论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提炼“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并进一步提问,“Who else are friendly to us?还有谁对我们友好?”同学们讨论的内容逐步延伸到生活所见,授课主题进而升华,从文本走向现实,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
病毒无情,爱无国界。孔子曰,“仁者爱人”。无论是合唱、拥抱,还是捐赠,大爱无疆,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比起平日课堂上我们任何一次的苦口婆心劝诫都更有力量。疫情无情人有情,患难时刻见真情,虽然我们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国际友人的实力支持和真诚祝福,透过语言和行动的力量,触动着我们的灵魂。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具有感恩情怀的民族。在这特殊的疫情期,我们有责任让这大爱情怀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正如在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一个穿着唐装的日本女孩站在寒冷的街头,抱着一个捐赠箱,以鞠躬的方式感谢路人为武汉的捐赠,在她身后的横幅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样是在日本街头,同样是在冷冽的寒风中,在日本疫情爆发的时候,一个穿着玩偶服的中国女孩在街头给路人分发口罩,箱子上写着“来自武汉的感恩”。爱是传承,爱是感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个中国女孩对一个日本女孩的呼应和感恩,这是一个心系他人,心怀感恩,传递善意的美好,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好素材。心存爱意,让爱永驻心中,我们所见的一切不美好,终将化为爱的天使,插上爱的翅膀,飞遍世间每个角落,变得更将美好。
四、借阅读之力,遇见更好地自己
英文纪录片文字版《武汉24小时》、《武汉战“疫”十二时辰》,外文社出版的中英文版抗疫纪实作品《武汉封城——坚守与逆行》[2],都是我们英语教学中对外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育人育己的宝贵素材。选取书中部分英文章节和片段作为课堂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感受、细细地品味文字背后的力量。当我们居家隔离无聊时,有多少人为了我们的安危不顾生死在抗疫前线奋斗着,有多少人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想家而不能回,有多少人因此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生命是短暂而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能够活到明天,当我们在恐惧疫情时,当我们周边突然安静下来时,当我们的生活突然被按下暂停键时,让我们用心去审视身边的人和事,感受生命的可贵,家人的不易,亲人的温暖,朋友的真诚,国家的有为。
透过文字的力量,我们应该也必须引导学生去思考我们生命中的担当。“顺丰小哥汪勇在疫情期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撬动了医护人员的整条后勤保障线,成为那个关键的“生命摆渡人”,读着这一段段让人泪目的文字,课堂中引导我们的学生更深刻的明白我们每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人人尽力,每个人可以是那个“唯一的萤火”,我们也终将看到一个一个永不熄灭的火把永世传承。
借助阅读的形式,我们再次感受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发出的最为重要的声音,“疫情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武汉要封城”,为什么我们如此信任他们?专业传递出来的力量。再看我们的84岁钟南山院士全程英语分享中国抗疫经验,此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学好专业。平时我们或许要抱怨学好英语将来没用,学好专业将来用不上,或许就有那么一天,在我们平凡的工作岗位,我们的专业、我们的学识,就能够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潜心苦读,埋头苦干,学好专业,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更好地自己。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正常教学模式,思其缘起,应对生命报以敬畏之心,看其发展,应对自身居安思危,待其度过,应对社会有所贡献。教育学家叶澜曾说,把外在的知识、价值观念和规范等文化转化为我们个人的内在精神,是教育活动中最本质的转化[3]。回到现实,结合我们的英语教学,摒弃英语只是一门工具的狭隘想法,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站在学科育人的角度,积极地改变以孤立地传授语言知识、机械地训练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借助身边素材,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感受英语学习的温度,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培养多元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歪果仁”: 疫情时期的海外华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109843
[2]《武汉封城:坚守与逆行》编写组.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张晓素,傅登顺. “三种眼光”、“三位一体”的文本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