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休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张丽
[导读]

张丽
(滨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盐城224500)
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截至2020年11月9日,中国有92242确诊,死亡4748例,海外有50743213例,死亡1257839例。随着疫情的爆发,全国各地的护理人员奔赴疫情前线,进行抗疫战争,而随着疫情的平稳,抗疫护理人员进入修整期,但是在修整期会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本研究主要分析对对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0年10月,选择31例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对护理前后的SAS、SDS、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护理后的SAS、SDS比护理前低(P<0.05),睡眠质量PSQI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是首次出现爆发,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对武汉进行封城,全国停工停业居家隔离。在这期间有一批抗议英雄奔赴前线,这不仅是对其专业技术的考验,也是对生理心理的考验。随着疫情的好转,一线的护理人员回到自己的岗位进行休整,但是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心理上的考验,导致修整期的护理人员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影响睡眠质量。本研究证明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良好的睡眠,因此研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疫情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心理干预;休整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12月在武汉爆发。截至2020年11月9日,中国有92242确诊,死亡4748例,海外有50743213例,死亡1257839例[1]。随着疫情的爆发,全国各地的护理人员奔赴疫情前线,进行抗疫战争,而随着疫情的平稳,抗疫护理人员进入修整期,但是在修整期会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干预。本研究主要分析对对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20年4月-2020年10月,选择31例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22例女,9例男,22-55岁,AVE(37.56±6.72)岁。已签知情书,伦理批准。纳入:所有护理人员均为急诊科,均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的护理人员;排除:其它科室,精神性疾病,不配合研究。
1.2研究方法      
   护理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护理后:1)针对不良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的年龄护理人员,使用不同的心理放松的方法,可选择游戏、音乐、呼吸法等帮助护理人员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多倾听护理人员的心声,并进行鼓励、开导。帮助护理人员走出抗疫带来的不良情绪。2)针对睡眠问题护理: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在房间内摆放绿植、更换床单被套,勤通风,夜间统一关灯,可以放一些轻缓音乐促眠。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安全的睡眠环境。调节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线和声音,减少外界环境对护理人员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不利刺激。保持床上用品清洁干燥,棉质床垫、枕芯厚薄适中,柔软硬度适中。睡前喝热牛奶、热水洗脚、沐浴、颈背或全身按摩、放松四肢、做深呼吸练习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SAS、SDS、PSQI评分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试验结果用n%表示,χ2检验,x±s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P<0.05为试验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护理后的SAS、SDS比护理前低(P<0.05),睡眠质量PSQI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见表1。


 3.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是首次出现爆发,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对武汉进行封城,全国停工停业居家隔离[2-3]。新冠肺炎通过飞沫、粪口等传播方式,因此护理人员也是发生感染的高危人群。在这期间有一批抗议英雄奔赴前线,这不仅是对其专业技术的考验,也是对生理心理的考验[4]。随着疫情的好转,一线的护理人员回到自己的岗位进行休整,但是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心理上的考验,导致修整期的护理人员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影响睡眠质量[5]。
   本次研究,与护理前进行比较,与护理前进行比较,护理后的SAS、SDS比护理前低(P<0.05),睡眠质量PSQI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这证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针对心理干预主要是针对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进行护理。对于不良情绪,主要以放松和鼓励为主,并结合谈话法,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护理人员改善不良情绪。睡眠主要是针对环境、睡前助眠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针对心理干预以护理为本,通过全面、主动,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通过心理和环境等的护理,有效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良好的睡眠,因此研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闫璇, 吴娟, 马文涛. 高原驻训战士的睡眠质量及人格、心理健康状况[J]. 职业与健康, 2018, 34(04):48-50.
   [2] 李芳, 樊榕榕, 李晓. 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对策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009):794-796.
   [3] 吴海燕.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026(009):28-30.
   [4] 农秋香, 磨丽莉, 周芳珍,等.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精神病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 内科, 2020, 015(001):84-86.
   [5] 李林, 王娅囡, 刘颖. 团体心理干预联合放松训练对护士失眠状态及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09):35-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