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覃燕红
[导读] 初中生物相应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调整,因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因此经过研究,将初中生物教材内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偏理论知识进行删除,并将不能不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等。
        覃燕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中学533400
        摘要:初中生物相应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调整,因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因此经过研究,将初中生物教材内与学生生活无关的偏理论知识进行删除,并将不能不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等。除了删减教学内容,还将生物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使初中学科更加面向社会和生活,满足学生生活必备的技能和要求。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生物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对于处在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心智还未能达到完全成熟状态,在课堂上很难集中学习注意力,所以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高。而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满足初中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借助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一、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对新颖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未知现象,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热情。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初中生物课堂由单一、枯燥转变为生动、有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应将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生物现象与其进行整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这既能减少学生走神现象的发生,又能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丰富课程内容
        以传统的生物课堂模式来说,其主要教学任务是扎实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生活化教学是以生物知识为基础,以生活实践作为教材知识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发展。
二、初中生物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生活化素材
        生物学知识不仅是自然科学知识,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实践性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化教学素材将生活与科学相融合,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中跟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师在讲解鱼等水生动物时,如果一味讲解教材内的理论知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水产市场,或者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江河湖泊、水库等有水的地方观察鱼类动物,了解鱼是如何呼吸、进食、游泳等,通过触摸鱼的身体,感受鱼的表面和鱼鳞,最好记录并带回课堂,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分享,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还需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和理论,并积极收集与生物和生活相关的奇闻逸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程度解释具体原因,讲述事件中包含的生物知识。如植物的花粉会让人过敏,出现皮肤疾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植物在开花和结果时,会产生花粉,随着风四处飘散,而对花粉过敏的人就会患病。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则要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在讲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这一节时,生物教师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在课前,应对本节学习内容做出仔细研究,要充分了解本节教学重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活环境、特征”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对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融入点,使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更加自然、更加紧密。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图和视频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植物都具有哪些结构层次?”“植物都会开花结种子吗?”,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教科书中寻找答案,增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吃过哪些藻类?哪些苔藓?哪些蕨类的植物?有的学生就会表示海带切丝很好吃,有的同学表示紫菜鸡蛋很好喝,也有同学表示发菜咸菜很不错,对此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美食的图片,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之间的特性。
        (三)巧借生活现象,融合教材知识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现象巧妙融合,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让生物课堂学习更加轻松、有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收集生活化课外资料,在备课时,将自己收集、整理好的生活化资源与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应将晦涩难懂的生物现象用简单化的生活语言来表达,让学生结合生活案例理解和分析课本内容,尤其是其中的许多定理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掘生活中自己不理解的生物现象,在生物课堂上与同学、教师一起讨论,共同探究,这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结束语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处,首先对教师来说,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打破过去守旧的教学思想,结合新理念将生活与学科充分融合,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生活,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成汝英.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新课程,2020(49):106.
[2]马雁.基于生活化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4):110-111.
[3]冒徐荣.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究[J].智力,2020(33):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