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杰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铁匠苗族乡中心小学., 553204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主的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融入社会生活,形成良好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直接作用于学生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品质、人格塑造及终身发展而言意义深远。本文分享了一些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过去,教师一直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这很明显是不够全面和合理的。作为一门充斥着思想教育与行为教育的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体现于实践中。而追求有效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评价的模式,还要转变课程教育的方式。
1.在情境中联系理论与实践
追求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就必须要脱离纯理论式的教育。让学生背诵理论知识只能应付考试,这并不是设立这门课程的初衷。但是一直以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奠定了理论式教育的基础,以至于很多学生也认为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目的就是背知识点。当下的紧迫性工作就是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巨大转变,增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践性,扭转教师和学生的错误观念,使品德与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质发展产生真正有效的干预作用。
情境教学法作为近几年风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可发挥独特作用。创设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基本生活认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学习课本中的内容,产生深刻感悟,最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才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理想效果。在“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规则,规则的作用,以及如何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应该利用一个形象化的情境来建立学生对“规则”这一抽象概念的形象化感知。比如,在教室内模拟“过马路”的情景,学生们扮演行人,教师扮演交警,指挥行人按照交通信号灯有秩序的过马路。此时一名骑自行车的行人闯红灯,与迎面而来的行人撞了个满怀……在这样的情景模拟中,学生深刻的懂得了什么是规则,为什么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1]。
2.将课堂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不能只关注于眼前的成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
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时间的铸就和磨练,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引导。品德与社会在小学中安排的课时不多,想要仅仅利用这些课上的时间就彻底改变学生的思想、行径是不现实的,教师还需要制定出长久的规划,利用养成性的教育真正有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格[2]。
比如,在学习“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小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在按部就班完成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同时,树立长远的教学目标:在一个学期内纠正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懂得合理支配金钱,勤俭节约。教师与家长沟通,合理调节学生的零花钱数目。教师教会学生记账,每人都建立一个小账本,将自己每天的消费金额和消费去向记录下来,每周做一次小统计,每个月做一次大统计。利用课上的时间,教师检查学生的账本,与他们一同讨论哪些支出是不必要的,哪些消费是可以节省下来的,教会他们合理消费,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一个学期下来,对那些坚持记账,并且不断缩减零花钱支出的学生进行奖励。相信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消费习惯会有很大改观,这也真正达到了“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3]。
3.以实践的方式施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在实践上。唯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知,学生能否将所学付诸实践,用思想品德理论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是课程教育实效性的最终体现。
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品德与社会的授课形式,也一定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积极自愿的参与。比如,在学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这一单元中的内容时,教师除了要在课上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我国多样的传统文化形式外,还可以在课下与他们一起参观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文化的魅力。还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听一听当地的特色戏曲,让他们自己进行一次本地民族文化的调查。学生通过走访、查阅资料、询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等方式,以各种形式将自己搜罗的有关当地文化的资料呈现,在相互交流和分享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这样,本单元的教学难题便不攻自破了。
4.结语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体现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此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不能离开“实践”这一关键词。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实践活动、落实养成性教育,都能达到有效教育的目标,但必须酌情、合理的加以利用,优质设计教学方案。当然,好的教学方法并不仅限于以上几点,教师还要自行摸索,做出更多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067-00067.
[2]汤学松.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76):190-190.
[3]姜艳.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000(006):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