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高晓华1 申国帅2 王婷3
[导读] 高中生物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确立学生完备意识的关键途径。
        高晓华1 申国帅2 王婷3
        1陕西省榆林市高新中学;2陕西省榆林市第三中学;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高中生物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确立学生完备意识的关键途径。其不仅在知识内容,还是育人导向上,都中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开展,则应从全新视觉出发,借助对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路径的延展、教学方式的调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近距离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物规律中获得认知迁移。同时,就核心素养的内涵而言,社会责任是其核心,更是教学各个层面应着力践行的基本教育使命。因此,教师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时,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引领,切实创新教学的模式与手段,使社会责任感培养与学生核心素养塑造有机关联、紧密融合起来,从不同领域、层面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中深度领悟社会责任感之内涵与实质,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与身心潜能的开掘,以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生物;生物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重点涵盖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大维度,其在育人导向上相互融合、紧密衔接,又彼此影响。而在全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将社会责任界定为: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同时,社会责任又是对他人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等素养的延伸与拓展,更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保证。但是,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师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解读、认识、把握不够充分,且认为社会责任感是“思政”学科应培育的重点。这一不良认知导向,使得很多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时,对社会责任感的践行与落实不够充分,很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相比比较欠缺。诸如绿色理念、健康意识、生命意识等比较欠缺。对此,教师应切实发挥好自己的引导者与协助者角色,充分凸显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延展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生物、用生物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与体验、感知与探究、参与与协作中获得社会责任感的充分发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核心素养,实现对学生完备意识、健全人格的培育。
        一、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领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则是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协助者与参与者。而切实强化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并在自主参与与主动探究中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应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加强对和谐、民主、平等教学生态的构建,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协作、分享探究、互动研讨的机会,让学生站在不同视觉深度感知生物之魅力,并将其迁移至社会与生活领域,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日渐成熟,于无形之中落实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且,在自主参与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存在感、归属感、满足感也会得到更好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自会更加充分、深入、到位。例如,在开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传奇科学家孟德尔的事迹,营造出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与研讨中去把握实验内涵,并从不同渠道来搜集、整合、归纳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的各类资料,尤其对其研究成果开展深入分析,获得对于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并从中深层次感知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执著精神,以获得思想认识的感染与洗礼,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激活学生积极参与生物知识学习、应用的自觉意识。


        二、做好生命价值深度宣扬,促使学生把握社会责任感的本质
        强化对生命价值以及生命科学知识的宣扬,是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必须践行的基本育人使命。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课堂感召力作用的发挥,来落实对科学知识的传递。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并结合教师引导,借助各类教学活动驱动,获得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而且,面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刺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势必会获得切实增加,既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又落实了对学生责任意识、责任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中深度审视生命之价值,以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内化。例如,在进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构碳循环模型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宣传生命、保护环境以及健康生活等责任意识的发展。在教学导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有关干旱、洪灾、沙漠化的图片或视频,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指导中,引入生活问题:自然灾害是怎么发生的?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如果我们不热爱大自然,缺少环保意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探索,让学生深层次认识生命之价值与意义。并借助各类教学活动的驱动,向学生宣扬生命价值,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
        三、设计辅助社会实践活动,指引学生感知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生物与生活关联比较紧密。而且,很多生物规律的建立,都源自研究者对生活深入感知与探索。这也使得强化实践活动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以辅助性地域资源、本土素材、校本课程为引领,借助一些针对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从不同角度去培养学生保护资源、热爱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对各类再生资源的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来了解生活领域中环境的质量情况,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献计献策。以加强学生对具体生物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例如,在开展《微生物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实践活动为驱动,设定活动主题,让学生自主去了解当地特产,消除学生与生物知识的距离。并将学生引入当地的农家醋作坊,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农家醋的酿造过程,了解农家醋的香味和色泽是不是与当地的水土有关系,以及在酿造过程需要控制哪些条件等。借助这些实践活动的引导,来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结论
        总之,新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已成为一种全新导向。而且,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本身就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基本构架,也是落实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使命。但是,由于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比较丰富、且相对抽象,其只有与具体生物知识有机关联、紧密融合起来,方可为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提供坚实铺垫。因此,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与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并根据高中生物育人导向,切实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渗透,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感知、体验中获得认知迁移,并通过对生物实验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实验方案、科学选用实验素材、有效落实实验探究,从不同现象出发,积极探寻蕴含其背后的本质与规律,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视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价值,带着积极态度、高尚情操、健全认识开展生物知识学习。在社会责任感的洗礼下,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晓娜.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戴雪萍.高中生物教学如何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0):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