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成效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潘李
[导读]

潘李
(赣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新生儿患者,病例数为84例,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19年10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n=42例)与对照组(n=42例),组别不同所采用的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新生儿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式,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皮肤感染以及红疹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了提升新生儿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发生率,本次研究对抽取患儿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结果显示患儿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家属满意度有效提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新生儿;护理
引言:新生儿主要是指出生0~28天的患儿,年龄比较小脱离母体后对外界适应度低,加上器官、组织还处于发育状态,出现皮肤感染、红疹等症状的概率相对较高,严重会诱发高胆红素血症。本次研究抽取部分新生儿患者,采用不同管理方法分组对比,以此来探究优质护理管理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需要纳入84例新生儿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3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0月。对照组(n=42例)新生儿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日龄≥1天,≤25天,平均日龄(16.25±1.25)天,男女占比为22例、20例;观察组(n=42例)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式,日龄≥2天,≤24天,平均日龄(15.47±2.03)天,男女占比为23例、19例,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低(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运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即饮食指导、皮肤护理等。
   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方式,具体实施如下:(1)需要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心率、呼吸、脉搏以及皮肤等指标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以此来提升护理效果,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疾病发生率[1]。此外,需要严格控制新生儿病室温度、湿度,其温度控制在22~24℃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之间,从而为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温度过高消化功能受到不良影响。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详细说明母乳喂养的姿势、喂养量以及时间等,以此来提升母乳喂养的质量。(2)新生儿早期出现肚脐感染的概率比较高,为了避免肚脐感染,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肚脐护理工作,定期对其肚脐进行消毒,注意消毒要彻底。消毒后可以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肚脐护理要点,禁止用水擦洗肚脐[2]。(3)监测胆红素,新生儿住院期间需要定期对其胆红素进行监测,主要因为新生儿出生后2~3天为生理性黄疸发病率比较高的阶段,注意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新生儿眼部重点进行遮盖,减少红外线刺激,监测结果需要及时送到生化室检验。(4)体位干预,新生儿尽量取平卧位、侧卧位,减少对其手脚的束缚,在一定程度增加新生儿舒适度,增加其睡眠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指标为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提升研究数据准确性,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治疗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观察指标中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用(%)表示,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达。
2 结果


3 讨论
    新生儿为由母体娩出到脐带结扎满28天的婴儿,需要将其置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实时患儿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测定。 并且新生儿年龄比较小,机体免疫力低,皮疹、皮肤感染、黄疸等疾病发生率高,进而会增加护理难度。而传统护理方式主要针对母乳喂养、饮食指导以及体温测量等方面,比较缺乏针对性,并且未将产妇、新生儿分开护理,总体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3]。因此,为了减少新生儿不适症状,提高家属满意度,本次研究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为9.52%,高胆红素血症、皮肤感染以及红疹发生率分别为4.76%、2.38%、2.38%;对照组新生儿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为26.19%,高胆红素血症、皮肤感染以及红疹发生率分别为11.9%、7.14%、7.14%,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P<0.05)。由此可以说明优质护理方式可以运用于新生儿护理中,总体运用效果佳,主要因为该种护理方式会成立专业的护理人员团队,其组内成员具有丰富的儿科护理经验,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可以依据新生儿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4]。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新生儿实施肚脐护理,并向家属讲解肚脐护理的要点,从而降低肚脐感染率。此外,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优点、注意事项,在提升母乳喂养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降低急性乳腺炎发生率,并且在新生儿住院期间定期对其胆红素进行监测,一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及时实施诊疗。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可以降低红疹、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儿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艳,付丽珍,牟绍玉,张先红. 在线教学在新生儿护理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以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为例[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190+192.
[2]丰文悦.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5):79-81.
[3]温秀兰,林艳,孙黎,贺芳,王晓杰,郭晓萍,周艳,陈梅,刘美仪. 新生儿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07):1056-1059.
[4]肖艾青,黄瑞文,张榕,沈萍,朱丽辉.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3):70-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