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博 汪建强 张中泰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事关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帮助。高校在培养教育青年过程中作用显著,学生组织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激励、交流、实践和教育引导等思政育人功能。以开设主题理论讲坛、拓宽实践教育渠道、打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为抓手,发挥学生组织这个潜在育人课程的优势,为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新的路径,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思政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教育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高校是各类思想汇集之地,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族学生互联互通,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
当前为什么要重点在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重点利用高校学生组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合理利用学生组织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为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帮助,而且可以为当前高校育人工作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法。
一、新时期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所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整体,处理好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是我们要长期面对的任务。“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2],“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认同,有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更有利于思政工作氛围的构建。
1、新时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长期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这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搞好民族工作的深刻洞察,更是加强民族国家建设的一项战略部署”[4]。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注重各民族的团结问题,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国家民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和开展各类活动,评选民族团结进步之星,开展民族团结专题活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是历史与当今时代发展的结晶,离不开各族的团结协作与社会各方的努力推进。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成效更彰显着党的伟大力量。
2、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迫切性
高校是青年才俊的聚集之地,是国之工匠的培育之所,构建民族国家离不开高校学生的这一青年力量的奉献。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能推进当前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开展,又能践行高校的立德树人的宗旨,还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责任担当。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方向、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深入开展国家民族工作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紧迫,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策划,紧密组织,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全面推进。
3、高校学生组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必要性
学生组织作为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借助力量和依托,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参与实践的重要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高校学生活跃程度高、创新意识强,各类学生组织相对比较齐全,充分发挥其素质拓展、激励凝聚、沟通交流、内化自律和德育教育等作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结合学生组织的特点来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活动。在高校借助各类学生组织来宣传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切实能够为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路径和找到新抓手,能够增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二、高校学生组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分析
在高校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多样,但其教育宣传的方式多为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效果及预期目标不够明显。学生组织是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为主,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开展各项工作、提升学生自我能力必不可少的课外渠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组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须依靠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优势作用。
1.团结凝聚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学校加强学生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和协作精神方面,是提升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严密组织。一方面,学生组织可以约束组织成员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使制度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学生组织举办的活动凸显团结性和协作性,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学生间的团结与协作。借助学生组织可以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抓住学生组织这个具有严格组织纪律性和具有较高凝聚力的特点,宣传和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育活动中,逐步促进同学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够逐渐增强各个民族同学的向心力、团结力和凝聚力。
2.沟通交流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增进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促使师生、同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止是宣传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更需要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组织这个组织平台,通过举办民族团结相关讲座、征文比赛、举办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动员校内各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进同学们沟通交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树立起中华儿女多族一体的共同体意识。
3.素质拓展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实践场所,结合社会实践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来锻炼学生能力,是学生组织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需要牢牢抓住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这块阵地,让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基层社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展开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了解各民族知识、文化和风俗习惯,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将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
4.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课堂教育外开展学生教育学习的重要组织,对大学生具有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力量。高校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学生组织具体自身的组织力和号召力,他们来进行活动的策划、宣传、组织、实施以及总结,能够让更多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内涵,可以引导各族学生广泛了解民族观、团结观。
三、高校学生组织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培育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团结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至关重要作用。培育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依靠学生,合理利用学生组织这个潜在课程,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国梦”提供精神财富。
1.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理论讲坛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一条快捷通道,更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组织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使大学生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更好地促进学生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借助学生组织开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理论讲坛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开展学党史观影、守初心演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党史百年、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组织学生围绕百年奋斗历程开展红色演讲,让更多学生能够分享到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思考和感悟。第二,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专题图文绘展活动。以各类学生组织为实践主体,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各类有关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图片或者个人绘画,彰显百年沧桑巨变、各民族亲密团结奋斗,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和相关信息,增强校园文化育人红色氛围。第三,举办学民族知识理论宣传活动。学生组织在校内外发放各类介绍百年历程党的民族知识宣传资料,让广大学生、民众接触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通过学生组织开展建党百年民族政策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在校内遴选一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各民族学生组成宣讲团,在校内党团培训开班、校园文化节等场合,校外社区或福利院等志愿服务区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团结统一的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2.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教育渠道
理论的认知需要借助社会实践的体验才能使理论知识更好地植入人心。高校的学生组织是学生参与实践教育的主力,具有较为完整的规章制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学生组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开展校园民族风俗文化节。结合各民族的不同节日,组织各族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之中,使单一的少数民族节日变成各族共同参与学习交流的大联欢;举办校园民族文化周,在校园形成定制并通过学生组织不断扩大其规模;对各民族相关节日的含义、来源及意义进行宣传,使各族同学不断交流和了解,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平等、文化融合。第二,拓宽校外民族活动实地调研路径。学生组织可以开展“三下乡”、“寒暑期素质拓展训练”、“支教民族地区”、“大学生志愿者宣讲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等一些特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社区或少数民族地区,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通过实践渠道把理论认知转化为切实行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和各民族人民间的交往,加快了解,加深友谊,强化团结。
3.打造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学习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拓展校园网络教育版块,形成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校园“互联网+”活动平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细织移动互联‘旋律网’”[5]。构建学生组织主导的校园“互联网+”活动平台拟从以下几个着力点入手:第一,搭建学校第二课堂网络教育平台。新时期,高校学生组织可以利用“互联网+”来组织学生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开展学生第二课堂的专题比赛。例如,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更多的民族团结资料,制作微视频、微电影,通过征集、展示、宣讲、比赛的方式达到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目的;组织成立校内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生社团或者兴趣小组,利用好高校学生组织这个潜在第二课堂的优势,结合“互联网+”网络阵地平台,定期推送相关知识,展示活动内容和照片,营造学习教育良好氛围。第二,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平台。借助高校学生组织在全校开展网络调查、网络投票、网络投稿、网络推广,搜寻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之星、民族团结事例等活动,在高校内形成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活动氛围;学生组织开展活动时的策划、宣传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做大做强网络的正面思想舆论,做好舆论引导,营造出浓郁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第三,打造校内校外网络联动教育平台。高校学生组织具有对外提供服务、担起社会责任的明显优势。把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当成筑基、补钙的精神食粮,贯穿与教育的各个角落,成立跨校区、跨区域的线上互动联合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一种新方式,更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新方法,更会形成良性循环,打造出优质品牌。
四、结语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社会发展给予我们的时代重任,是当今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协作,更离不开高校学生这一青年群体的不懈努力。在高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漫长的艰巨任务,需要借助各方的共同努力来共同完成。借助高校学生组织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理论层面的支撑又有实践教学层面的可行性。高校学生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组织,开展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活动,既可以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民族共同体的观念根植内心,从而达到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学校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科研项目《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2020DJ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远博(199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马克思主义理论),E-mail:xyb@zjvtit.edu.cn。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N].人民日报,2017-10-19.
[2]商爱玲、朱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J].重庆社会科学,2019(10):27-34.
[3]新华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歧山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4-9-30.
[4]商爱玲.《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02):3-8.
[5]张瑞.《移动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青年政治认同提升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17-20.
作者简介:徐远博(1992.05—)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硕士,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汪建强(1965—),男,汉族,浙江省丽水市,本科,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