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梅
山西省介休市绵山一中
文言文承载着璀璨的中华文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文言文的内容涉及广泛。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文言文的有效教学,那么学生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作品中汲取了古人的思想营养,获取了古人的智慧精髓,并能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而提升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堂框架描述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
学生自译课文。
3、第三环节:分组讨论人物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
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
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
第三环节:分组讨论对人物的分析
当讲到曹刿、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时,我让前后两排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一个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不多时,先后两个小组发表了观点,一致认为曹刿“远谋”,而鲁庄公“鄙”,这也是我预先设计、备课时所想要的答案。
我十分满意,正当接着往下深入分析时,另一组代表的发言打破了原本安静下来的教室。
“鲁庄公也是一条好汉,当强大的齐国攻打来时,面临敌强我弱的情况,没有表现出软弱的一面,没有弃城而逃,而是主动应战。这种勇气、魄力应该肯定的。”
这一发言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于是教室像炸开了锅,一下子辩论声四起。
我心头不觉一惊,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我马上意识到应该让他们打开思维,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于是,我鼓励道:“不错,讲的有道理,有新意。”我马上肯定了他的观点言之成理。
这时,只是另一位学生更是慷慨陈词:“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接见平民曹刿,有问必答,广开言路,不明白就虚心请教,还能与他同乘一辆战车。要知道国君可是万人之上的,怎能与一个平民平起平坐?可见,鲁庄公平易近人,有名君的风范。所以才能让曹刿发挥自己的才能。”
班级里议论声更大了。此时只见班长慢条斯理地说到:“庄公三答可看出他并非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他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可见他善于用人;能‘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见他也知道民心所向的重要性。知道不能忽视群众的力量;至于‘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必以信’,那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不能将责任一起推给鲁庄公。”
“是呀”,课代表马上补充说“他虽是一国之君,但也不能什么都懂啊。人无完人,不是吗?他不懂战术,但他却知道任用曹刿,可见他并非是‘鄙’”。
……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心如潮涌,感慨万千。多么充满灵气的讨论,而我却受所谓“标准答案的束缚,显得如此之“鄙”。
反思: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机械翻译的枯燥感,还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求异的思维,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