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李子昀
[导读] 目前国内在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我们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李子昀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湖南省岳阳市  414000
        目前国内在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我们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原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结合我们学院发展概况将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体系和专业教学方案等方面,开展适合区域性、地方性高职院校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
        一、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学院“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模式,建立适应区域及周边产业发展需要的“三库一分析”专业设置与调整动态遴选机制。创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现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项目模块,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系统构建“一原则,二对接,三受益,四体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构建“三模块、四平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基于“专业+项目+创业园/医院(公司)”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训练,在实践性教学中,大力推广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对接职业岗位的“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创新“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不断增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服务功能,形成以服务集团和学院学生实验实训为主、兼顾区域内职业院校学生实验实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与开发和生产实训一体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格局。构建“深度协作依托型、稳定发展合作型和不断遴选动态型”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引领性和职业性特点,全面落实学生校外实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构建依托地方产业的顶岗实习体系,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切实可行,使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
        二、校企共建、双元双师的师资队伍模式
        以校企共建为突破口,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教学岗位锻炼与企业工作岗位挂职双岗交替,学校教育和企业技术开发双向培养,建设“校企两用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按照“专任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根据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校企共培、校企共改、校企共研、校企共赢的建设原则,构建“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校企共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兼备的“双师结构”团队、“工学结合、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和立足社区、对接产业(企业、公司)服务团队。创新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岗位竞争机制、政策引导、倾斜一线的分配激励机制、校企共管、全程督导的监控机制。建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三个项目。注重提升教师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教师技术服务与创新能力。坚持校企人员轮岗制度、教师到企业挂职工作制度、兼职教师培训、考核、聘用制度、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行业资格考试等制度。
        三、产教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深化德育建设内涵,构建“一模式,两重点,三平台,四机制,五发展”管为基础、引为主导、践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模式,努力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和职业特征的校园人文环境。

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完善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品德教育为特色的人格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和创业教育,打造有特色、有实效、有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培养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学生品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创业型专业人才。建立校企联动共管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学院德育工作合力。与企业密切配合,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拓展到企业,引进企业介入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从企业选聘优秀管理人才、技术能手为学生德育辅导员,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实业界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劳动模范等参加职业道德教育。遴选社会信誉优良、经营管理规范、企业业绩突出单位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基地,发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企业规范对学生的辐射、陶冶作用。让学生投身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创造的艰辛和光荣,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以突出“四化教育方式”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三个平台,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着力构建德育工作的四项长效机制,全面实现学生五个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康的体魄,职业核心能力,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将祖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红色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师生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提升品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四、基于职业岗位的专业教学方案
        按照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配合,单元教学内部知识、能力、素质紧配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紧配合,学校与企业紧配合的原则,通过调研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并涵盖职业资格应知、应会、应是内容,系统优化课程体系架构中工学模块学时分配与教学进程,渗透贯穿职业素质和专业拓展课程,科学设计工学单元教学方案,形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案。
        专业教学方案编制流程是从工学项目模块、工学单元模块、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工学成果及考核、工学实施监控等方面科学设计专业教学方案编制流程,确保专业能力的全面形成。三年教学安排遵循能力、素质形成的一般规律,按理实一体、工学结合要求,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专项后综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双轮驱动课程体系中项目化、模块化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和情境化、人文化职业素质培养课程进行教学程序设计。工学单元模块是工学实施的基本单位,是职业能力、素质形成的重要保障,以“素质核心、能力本位”为设计理念,以引入真实项目任务为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工作室/基地为平台,将职业素质、个性发展、专业拓展、职业资格应知、应会、应是相关内容渗透贯穿在工学单元模块,通过工学实施达到至少一项以上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目的。工学单元模块工学方案的构成应包括工学流程设计、项目任务设计、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设计、教学媒体选用、职业能力标准、考核评价设计、工学环节精细化管理设计等内容。工学单元模块的工学实施要充分体现“四个紧配合”,即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配合,单元教学内部知识、能力、素质紧配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紧配合,学校与企业紧配合。
        
        参考文献
        [1]石伟平.产教深度融合 校企双元育人[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2019年第7期;
        [2]任锋.产教融合、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5期;
        [3]刘任熊.从独角戏到双主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演进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6期;
        [4]王玉龙.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样态与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21年第2期;
        [5]詹华山.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5期。
        
作者简介:李子昀(1979-11),女,汉族,籍贯:湖南省岳阳市,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控制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