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课堂干扰行为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李建恒1 李建云2
[导读] 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研究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和ABC行为分析评估方法对其课堂干扰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去制定干预措施,帮助这名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李建恒1  李建云2
        1南宁师范大学;2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 本文以一名自闭症儿童为例,研究运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和ABC行为分析评估方法对其课堂干扰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而去制定干预措施,帮助这名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我们在此期间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通过分析认为自闭症学生的干扰行为客观原因是儿童先天自身存在不足;主观上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没有健全的政策措施和教学计划。在对待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我们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自身发展的教育计划和教育内容。
        [关键词] 自闭症  课堂干扰行为  干预手段
        课堂干扰行为是指在课堂上以言语或者肢体行为的方式干扰他人所进行的活动。干扰行为不但影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他人的学习及活动。本研究中所指的课堂干扰行为是: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中,未经许可就擅自离开座位,或者以语言行为扰乱课堂活动,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个案的角度来分析,根据个案的情况针对性对学生课堂干扰行为进行干预。
        一、个案基本情况
        雷某(化名),男,8岁,自闭症。该个案入学时精神较好,表现温和,能用简单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愿,能理解别人说的话,可以听懂老师给出的指令;在社会交往方面,该儿童不主动和人交往。以下是对个案现状分析(表一):
        
表一 雷某 个案基本情况
认知
1.记忆力良好,能够记住很多的名词。
2.想象力较丰富。
沟通
1.能够用词语和短句表达。
2.会用拥抱,摸的方式表达喜欢。
3.用衣服蒙住头的方式表达拒绝。
性格
1.内向,不主动和人交往。
2.懒散,赖皮。
课堂表现
1.不配合,偶尔会回答老师的问题。
2.上课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起立问好,眼睛不看老黑板,离座行为)。
3.注意力不集中。
        二、评估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访谈法、观察法、ABC行为分析方法对个案进行评估。
        访谈法:通过与教师、家长交流,如实记录个案在学校在家的行为情况。
        观察法:观察个案在课堂具体表现。
        ABC行为分析:观察记录个案的课堂干扰行为,主要记录干扰行为的前因事件(A)、行为表现(B)以及结果(C)。
        三、个案行为干预策略
        (一)方案制定
     该个案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是离座行为,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干扰其他同学,所以着重于这些行为进行矫正。
        (二)干预前的行为观察
        根据ABC行为记录表,通过对雷某的课堂行为观察,特将个案课堂行为出现的典型的前因事件、行为表现、结果及可能的原因汇总如下表二所示:
表二  干预前 ABC行为观察分析表
 
        由表二对个案干扰行为典型情境的汇总可知,老师给予该个案较少的关注和眼神的接触,课堂干扰行为发生频率很高,严重干扰到旁边的同学。
(三)干预策略
1.重新调整位置
        由于个案为自闭症儿童,会出现不能安坐,刻板以及自我刺激行为,而个案的位置在前排靠窗,活动范围狭窄。个案喜欢东张西望,动作幅度影响到同桌,因此把个案的座位排在了最后一排,自己单独坐,避免影响其他同学。
2.根据个案自身能力,单独制定学习内容
        由于个案的认知发展能力,在所有儿童中属于能力好,尤其是记忆力良好,能够记住很多的名词。因此,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或者教授其他学生课程时,个案都会提前完成,出现无聊的情况,就会导致离开座位现象。所以,在完成课程设置内容后,单独给其制定了适合他学习能力和需求,对个案给予及时的关注。
3.反应切断转移
        个案是自闭症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分神,用离开座位的行为或者干扰其他同学来获得自我刺激、逃避任务。在个案在离开座位前会出现东张西望行为,这时就需要老师在不中止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及时对个案进行提醒。如果个案迅速在座位上坐好,便通过口头表扬进行积极强化。
4.结合强化法重新建立课堂规则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个案尚未形成一定的课堂纪律意识,因此要帮助个案重新建立课堂规则。研究者根据学生遵守常规的表现情况进行奖励,每节课得到4个小红章奖励的话,就可以在老师那里兑换糖果,若表现不好,就会扣除小红章奖励,一个小红章都没有的同学,将会打扫卫生。规则以简明而正向的语言(小手放在桌面、眼睛看黑板)。每节课前,老师会示范讲解课堂规则,然后在教学过程会检视同学们的行为,以提醒个案正向行为,并且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四)干预效果分析
        对雷某干预后,通过ABC行为观察分析由(表三)可见,也和任课老师们进行访谈,发现个案在课堂干扰行为明显减少,参与课堂的程度提升。
                表三 干预之后ABC行为分析表
 
        四、研究结论
        研究对雷某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了观察与研究,问题描述如下:发生的过程通常在等待老师回答问题时,无所事事,会频繁转头向后看,并对着同学哈哈大笑,严重干扰课堂秩序,但老师警告过后会有所收敛;个案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主要是为了逃避上课、逃避无聊、自我刺激和获得他人的关注等,持续时间不定,根据课堂环境中情景因素而发生课堂干扰行为的变化。对其进行干预后,老师给予肢体或者口头上的提示,并且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内容。通过观察发现,该个案的情绪和行为是受到环境、生理影响。因此,当通过及时切断干扰行为、言语警告、安抚以及适当的奖惩制度,缓解了个案的情绪问题,减少课堂干扰行为,综上所述,对雷某的干预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舟,应用行为分析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慕雯雯,ADHD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处理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
[3]方思颖,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