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老师与高等教育法规——浅析发展“四有”好老师与高等教育法规改革的关联性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巍
[导读] 新时代下“四有”好老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中关键的一环。
        王巍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新时代下“四有”好老师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中关键的一环。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说提到的“四有”好老师的深层含义以及给出的指导要求,并且从现实状况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创新之道路、积极探索、努力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践行好高等教育法规的指导作用,对如何做到"四有"好老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关联性;“四有”好老师;高等教育;改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的讲话中提到,要做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是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稳固发展的质量保证。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深情地表达了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敬重:“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一重要讲话,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而言,是称赞、是表扬、是希望、是鼓励、更是鞭策。
        在高校,教师是主体,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所以作为高校教师既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优秀的教学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只有“四有”好老师建设发展好了,在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才更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老师就像是一面镜子,而高等教育中学生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们大部分已经成年且很有可能这是他们踏入社会前最后的校园时光,所以如何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对于高等教育从业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想要致力培养出更多的“四有”好老师,首要目标肯定是先培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因为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更具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这就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地去影像感染他们。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担,才能时刻牢记党的使命与召唤。当代教师的理想信念应该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奋斗,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教师公招要结合实际,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循序渐进地推进党史教育,以生动的形式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一条中华民族的光明道路。
        强化教师的思想信念是一条漫漫长路,而积极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这条漫漫长路起点。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只有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这项工程深入人心。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地结合起来,是当代教师新的教学方式,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是教师需要不断在课程教学和建设中不断提炼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术价值观,还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制度的辅佐与改革,多方面的结合作用,才能促进我们的改革越来越有成效。在因为有了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其重要性,并且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制度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制约,加强师德制度建设的同时应确保严格完成。近年来,我国教育部结合国家发展的需求,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并且根据新时期下教师的诉求,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教师行为规范制度,让教师行业的管理越来越民主化以及人性化。

规范制度已经落实,接下来就是各校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下去,落实师德建设制度,应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包括是否应定期检查学校的师德问题,是否应检查学校的师德问题;是否应注意和预防学校的师德问题;年终教师考核的时候是否需要对其师德做出一定的评估。这些都是学校领导以及我们的各个教育机关需要考虑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教学管理应该变得越来越严格化且具体化,教师的考核标准以及参考制度也应该越来越规范,要多方结合,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作为目标,才能更好地去指定我们的学校发展方案,才能引导各组织发挥规范师德行为、批评惩罚教师不端行为的作用。
        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对发展“四有”好老师非常重要;如何通过对教师链领导的评价,使教师自身对教师的良好行为拥有更广泛的自主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不断完善评价内容。提高师德素质得分。不能把商业等同于道德,避免重商业、轻道德的倾向。要不断细化考核要求。让教师牢记师德的底线和标杆。总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大“四有”好老师中各方面的评价权重,特别是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年终考核等方面,才能形成教师积极发展成为“四有”好老师的机制体系。
        教师职业的基本是其自身有着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古人常说:“学高为师”也就是这个含义所在。要鼓励和支持教师不断深化和扩大对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深刻把握学科前沿问题的起源和未来走向。教师扎实的知识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既“专业”又“博大”,善于理解,能开设一系列适应时代和学生需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需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不断补充新知识,用这种求真精神影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尊重知识的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对一个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是结合其生活经验、所学知识以及多种信息结构和系统的核心,并且问题意识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老师而言,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包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面临的新问题的深入了解,以及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惠等等。再其次,教师需要关注与学科知识等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及时的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解当代社会经济的具体需求,并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善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所在,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找到源头所在,是教师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所学知识是否扎实的最有力证明。要想打造教师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提问与延续的关系。任何质疑都不是简单的否定前贤的行为,而是一种崇尚诚信和创新的行为。二是质疑与规范、纪律的关系。任何科学,特别是哲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学术规范和学科问题。如果它超出了学术规范和学科,它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三是质疑与容错的关系。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应鼓励质疑,遏制质疑中的不足,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改进。在提出质疑、尽力完善、再次提出质疑、再尽力完善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完成了知识的超越。
        当前,“四有”好老师对高等教育法规改革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当然这样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整个社会以及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靠一己之力不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的改革,需要多方的全面努力,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在个人学识方面,更要从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俗话说“学高者为师,德高者为范”,高等教育下的教师们,都应该以此为戒来勉励自己。
        
        
        
参考文献:
1、打造“四有”好教师,起航教育新时代,祝庆、吴卫红,《上海教育》,2018;
2、做“四有”好老师的新思考,姜玉勇,《中外交流》,2016;
3、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夏文斌,《中国高等教育》,2019.

姓名:王巍
(出生年份—):1995
性别:女
民族:布依族
籍贯:贵州
职务/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会计、税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