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中补“实” 让阅读实践更有深度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倪冬梅
[导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倪冬梅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中心小学   352301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通常留下一些空白部分,这些空白部分让学习者回味无穷,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补白,发挥学生想象力,让阅读实践更有深度。
关键词:补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

        学习和思考是同时进行的,两者的重要性也是同时存在的,这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学得更好。“留白”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它不仅能赋予文本更丰富的内涵,还能为文本阅读生成带来机遇。教师如果能充分找准这些“虚”处,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补实”活动,便能让单调的内容丰富起来,深远的意境立体起来,含蓄的语言显露出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想象力,释放学生的阅读创造力,引发学生的阅读深度。可见,在对文章进行补白时,既是在思考,也是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挖掘所学文章中的“留白”部分,给学生留下创新和想象的空间,让文本阅读向深处推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构建精彩且富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一、布置预习,背景补实,激活阅读兴趣。
        文章是作者有感而发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学生需要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时代环境,探究作者创作时的境遇等,才能更好地打破文本阅读障碍,进入文本深处。教师可以借助“补白”活动,为学生实现深度感悟打好基础,让学生的文本阅读视角广起来,以有效避免语境缺失而造成的阅读偏差。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文章,了解文章大概内容、中心思想以及写作背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名家之作,都是作者在特定的背景之下创作出来的,学生通过提前预习背景和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情感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让学生对写作背景补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书籍来查询文章的写作时间、人物背景、时代背景、地理环境背景等等,让学生在小组和课堂上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然后进行资料整合,更深一步研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写作意图,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1]。
        例如,学习课文《詹天佑》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搜集有关詹天佑的事迹和时代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笔下的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结合生活,主题补实,提高阅读实效。
        补白是对文本的发展和超越。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也会使阅读教学更有实效。

“补白”是利用文面表达的内容进行选点,从而添加自己的认识、添加已有的体验、添加所曾认知、添加思想感情等等而进行创造理解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一下肤浅的概括。若在揭示文章中心处巧妙设置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补实,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而且还能达到对主题的拓展与深化的目的,从而提高阅读实效。
        如:教学《蒲公英》一文时,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地开花成长起来――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这是揭示文章中心之处。课中,我没有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而是巧妙地设置了一个补白――“假如你是落在沙漠里或湖泊里的种子,临死时,你想说什么呢?”话题一出,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不该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我以后要听长辈的话,因为他们有经验。”有的说:“假如给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会选择黑黝黝的泥土!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的说:“我真不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害死了自己。”还有学生说:“由于我的选择不正确,造成了这样的后果。虽然我要死了,但我不伤心,因为我用自己的牺牲唤醒了别的种子,他们以后就不会犯我这样的错误了。”……学生这些精彩的表白,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入领悟和充分拓展。通过换位想象、自主探索,学生的体验,比教师直接要求学生今后怎么做来得更自然、更深刻、更有效。
        三、发挥想象,结尾补实,深化阅读感悟。
        在许多小学课文的结尾中,作者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悬念,让人有一种念念不忘又回味无穷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给学习者留下了空白之处。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文章结尾处作者留下的空白部分,引领学生对其进行补白,让文章的结局有一个好的终结,或者拓展文章内容,让文章发展新的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放飞学生们的想象力,不断扩展学生们的视野,还可以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其产生共鸣,从而深化学生的感悟[2]。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课文《看电视》中,爸爸都喜欢看足球赛,却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奶奶却换成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当妈妈一脸疲惫的出来时,又换成音乐舞蹈频道,让妈妈缓解、放松。作者在结尾写道“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啥?不说你也知道”,非常巧妙地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每个人心里到底装着什么秘密?教师让学生思考,补实结尾,深化了阅读感悟。
        综上所述,适当地对文章背景、主题以及结尾进行补白,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使文章得到不断地完善,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情感和文章深意,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和阅读。对于教科书上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其潜在的信息,扩充其丰富的内涵。补白的设计于老师会变得更加机智,于学生会变得更加聪慧,于阅读教学实践会变得更有深度。

参考文献:
[1]沈思辰.善于补白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更有深度[J].散文百家(理论),2020(02):121-122.
[2]许佳燕.引导学生补白,让阅读教学更精彩[J].科普童话,2019(4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