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王金艳
[导读]

王金艳
(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80)与常规组(n=80),其中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7.50(78/80)高于常规组87.50%(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中效果理想,可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门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满意度
   在医院门诊,静脉输液是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药物输注方式经血管给药,从而起到治疗患者的作用。针对有急性病、胃肠吸收障碍、口服疗效不理想及治疗巩固期患者[1],该治疗方式应用较为广泛,因此为了提供患者更为优质的健康保障,门诊输液室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输液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患者需求,基于此,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分别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只在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影响,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接受静脉输液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n=80)与常规组(n=80)。其中实验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5-77岁,平均年龄(47.88±.5.75)岁。常规组男36例,女44例;年龄5-75岁,平均年龄(47.52±6.10)岁。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精神障碍,认知功能异常,以及恶性肿瘤疾病者。所有患者均事先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遵医嘱给药、心理支持以及静脉护理等。而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详情如下。
   1.2.1 个性化心理指导
输液前,护理人员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并依据其疾病史、用药情况施以个性化心理支持。针对存在明显情绪波动的患者,可采用诱导式发问,剖析其负性情绪根本原因,再通过劝说及安慰等心理学技巧及时干预,从而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针对情绪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先为其仔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相关知识,适患者具备一定认知,以减轻患者由于担心疾病治疗效果、预后而产生焦虑情绪。
   1.2.2 行为干预
   情绪波动强烈者,可由护理人员指导其采取半坐位进行复式呼吸运动,左手放于腹,右上放于胸,先用力吸气,直至左手能够感受到腹部升到最高点,屏息片刻,再慢慢呼气,直至右手能够感受到胸部上升到最高点,再屏息片刻。上述反复进行,每分钟可进行3-5次。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采取全身肌肉放松训练。
   1.2.3 巡视护理
   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时进行巡查工作,并仔细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感,结合自身经验,对患者输液过程中潜在风险予以评估,尽早提出应对方案。护理人员可以参考以往风险案例,观察输液处有无肿胀、针头移位及疼痛情况,核实输液管道有无扭曲以及各个部位衔接是否紧密。如果需要适用有明显副作用药物,护理人员可先诱导式发问了解患者感受,及时做好相应准备。
   1.2.4 输液护理
   考虑到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静脉穿刺恐惧情绪,在穿刺进行前,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同时穿刺过程中与患者保持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有利于疼痛减轻,从而增加穿刺成功率。对于可能会诱使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应详细告知患者,做到患者心中有数,可以避免优于突发情况而造成的恐惧情绪。
   1.2.5 拔针护理
   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要迅速拔针,用无菌棉签按压,持续5分钟时间,如果凝血情况不理想,可以适当延迟按压时间。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耐心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指导并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情况;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共4个维度,分别有输液室环境、护理操作技术、工作态度及护理总满意度等,单个维度满分为25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7.50(78/80)高于常规组87.50%(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静脉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中一个业务科室,日常就诊患者较多,且其具有病情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也对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2]。而静脉输液是治疗门诊患者的常用手段,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技术优劣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直接联系。因此,强化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确保静脉输液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娴熟护理操作,并运用心理学技巧[3],完成护患有效沟通,确保和谐护患关系树立,以增强患者配合依从性。
   系统化护理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理念,它着重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服务需求,并将以人为人理论作为核心思想开展[4],充分实现了患者就诊期间最理想心理舒适[5]。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传统常规护理与系统化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差异,研究结果证实了,与常规护理相比,开展系统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无论是一次穿刺成功率,还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实验组患者所获数据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充分表明,系统化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中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在门诊静脉输液中效果理想,可在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甜甜.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220-221.
[2]王楠.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9):120-121.
[3]秦元梅,董倩,刘姝,等.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规范化护理对策[J].智慧健康,2020,6(26):165-167.
[4]陈少斐,黄志君,黄丽秋,等.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选择输液装置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7.
[5]吴丽梅.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