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视阈下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重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周翔
[导读] 国家教育部倡导和推动的新工科建设,目的在于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周翔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国家教育部倡导和推动的新工科建设,目的在于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本文聚焦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模式重构问题,探讨了重构过程的理论基础与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内涵特征,旨在为全人教育视阈下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模式重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全人教育 新工科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的“新工科”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对传统的工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必要建立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对现有的共同体模式加以重构,而全人教育理念是这个重构过程的重要理论支撑。

一、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重构的理论基础
        全人教育理念是一种多元智能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也是理想教育成果的体现,以全面教育的方式通过德、智、体、美、劳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一种专业性团体,是在学校推动下或在教师自发的情况下,基于教师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自愿组织的团体,旨在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学改革。新工科是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而提出的一种卓越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一)“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全人教育”强调受教育对象具有各种发展潜能,教育目标能使个体充分并完整发展潜能。在教育原则方面,必须充分尊重受教对象的完整人格;在教育内容方面,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统整,兼顾认知与情意、人文与科技、专门与通识的学习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充分探究身心潜能的机会,兼重思考与操作、观念与实践、分工与合作、欣赏与创作的学习过程;在教育组织方面,学校必须统整行政结构与行政运作以为示范,并提供每一位学生与教师所需的教学材料与行政资源。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理念
        近年来,作为学校继续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教师发展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重要手段,也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新视角。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智能、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教师专业化能力包括教师通用能力、专门学科能力、专业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以学校学习为背景,学校学员基于共同的利益和目标,自愿分享资源、技术、经验和价值观等内容,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开展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等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互动由单个的自主发展向外向型的合作团队转变,逐步自主构建了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
        (三)“新工科”理念
        新工科是高等工程教育为应对全球形势、 国内工程教育发展形势和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新工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 二是指面向新经济产生的新的工科专业; 三是指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的专业。“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谋划了中国清晰的新工科实施路线图,诠释了创新、全面、开放、引领的新工科理念。新工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辟了一条企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新路径:高校在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一方面与相关企业密切合作,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课, 将企业最新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与企业专家定期沟通,相应调整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融汇于日常教学中。新工科促进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与跨界,通过构建文、理、工多学科融合的教学课程体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工科”必须主动拥抱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高等教育”和“智能+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建设慕课、虚拟仿真实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形态教学资源,形成多元协同、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及时的高等教育云服务体系,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智能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数字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引导全人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入形态变革的发展轨道。
        
二、“全人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多维价值
        “全人教育”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反对将工具性目的凌驾于个人发展的目的,认为个人的发展应优先于社会需要。在全人教育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为企业培养雇员、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还应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完整发展,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一种理想的现代教育观念,也是中外教育家的一种理想追求。
        (一)西方现代全人教育的多维价值
        对西方世界学校教育缺少人文关怀的状况,各国掀起了一轮全人教育的思潮。这股思潮实质上是一场有关教育目的的革命,以纠正西方现代教育目的的机械化与功利化。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大量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人们需要通过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日本全人教育学家小原国芳认为教育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教育内容必须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理想的人必须是全人,而全人教育就在于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项价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荣恩?米勒从历史与制度文化的角度检视美国全人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出教育应回归有机的、整全的、全人的、灵性的……等自然本质,重新找回生命与教育的灵魂。加拿大的约翰?米勒在《全人课程》中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心灵的训练。物质和精神不可分割,儿童在学校必须接受全面的教育,让所有的智能都得以健全均衡的发展,就是全人教育。英国的蔡尔兹在《做适合人的教育》中对斯塔纳全人教育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提出只有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能让儿童成为一个优秀的、负责任的成人,社会的未来取决于儿童全面教育是否成功。新加坡政府在2010年修订了21世纪教育远景并发表了新教育架构图,提出全人教育是教育宗旨,也是理想教育成果的体现,特别加强体育、艺术与音乐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作力与表达力以及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的学习。
        (二)中国现代全人教育的多维价值
        中国高校的现代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博雅教育,还是人本教育,无不折射出全人教育的思想。它们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人教育在本质上相辅相成。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提出以“终生学生”“全人发展”为目标,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台湾中原大学坚持全人教育特色理念,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发展、学生辅导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实施了具体实践。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了一股“全人教育”的理论热潮,学者们认为,从性质来看, 全人教育体现着教育的贯通性、整合性和多元性,与生命教育、通识教育等有相通与相关之处;从目的来看, 全人教育是关注人之为人的教育, 关注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从内容来看, 全人教育是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从实践方式来看, 全人教育成为落实知、情、意、行全人理念的立脚点, 可以通过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来实现。

谢安邦,覃玉荣(2008)指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培养全面和谐大学生和提高文化素质的模式:以整合的理念融课程规划、目标、内容、评价和管理为一体;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课外学术活动或业余活动为主要实践阵地和实施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其理念和思想,在教师教学方法中融渗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孟万金(2004)认为,教育要实现对新一代国民心理的有效塑造, 培养他们科学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的方法与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感, 锻炼他们优良的意志品质, 发展他们健康、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必须确立全人发展的理念,扬弃传统,开展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涵义和功能在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使人具有丰富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良好的品德、强健的体魄、审美的情趣、博大的胸怀。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秉承“全人教育、 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长期致力于经济学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探索,构建和实施了一个多元、立体、开放的经济学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研究密切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做中学”,全面发展学生的才能,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好了坚固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中国大学、特别是精英大学越来越关注博雅教育,这些大学开设的博雅教育融入了本国及世界的重大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同时植根于一个相应的知识传统,包含人文教育、认知教育和全球教育三个基本成分。时代在前进,对全人教育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教育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经济,但教育本身也有自己的规律,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育的本体性。教育本质的工具性和本体性要结合起来,只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为政治经济服务。
        
三、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重构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正在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全人教育多维价值的创新,对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提出了挑战。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经济形势、新的产业需求、新的国际环境下,对创新工程教育理念、推动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探索,它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从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逻辑来看,世界经济发展形态的多层面、多角度影响构筑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变革的动力体系。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面临的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普世”价值孕育了全人教育多维价值以及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重构的必然性。
        (一)“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变革转型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成为驱动教育发展的要素和动力。“互联网+”改变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即在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注入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等技术手段实施的教育形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面对互联网的时空交互,教师的专业发展缩短了教师成长的周期,拓宽了教师成长的途径,多样化了教师成长的内容,教师需要重新理解教育。“互联网+”重新定义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网络资源整合为保障,以网络运作流程为技术支撑,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从而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新模式。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呈多元融合的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核心要素,“互联网+”决定了“共同体”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者和促进者,而是教学变革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信息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广者、学生成长的激励者和陪伴者;教学班级演变成信息与信息、人与人、物与物的互联互通,时间和空间、真实和虚拟、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所有参与者充分互动的学习场域;学校不再是单一的物理学习空间,而是穿越社会生活边界、区域边界、学科边界,以广义的教育服务资源供给,精准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需求的大平台。
        (二)“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被归纳为“五个新”,即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新工科”改变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强调科学、人文以及工程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综合性工科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基于“新工科”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既要包含一般性教师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又要体现其学科与时代特点,包括工程学科专业知识、高等工程教育知识、产业生产实践知识和跨学科知识。
        “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呈科学与人文交叉整合模式。首先重塑人文教育理念,人文教育在新工科背景下所内含的人文性和生命意识克服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局限,平衡新工科与完整人性的冲突,促使人的本质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探索科学与人文交叉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设置科学与人文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化单一为多元, 推动文理渗透、文工结合, 开设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等综合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跨学科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养成。第三,结合“新工科”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特点,搭建实践平台、组织竞赛活动、举办学术论坛等多元化的形式,在新工科专业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共同愿景既符合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理念以及“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又满足了“新工科”为国家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需求。
        (三)“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人工智能开辟了移动网络网环境下个性化学习和泛在学习的新方向,已知的教育模式加速颠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评价体系、教师角色等形态变革都在促进高校的加速迭代。全人教育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挖掘自我潜能,追求并实现自我理想,与人和谐,与万物共融,最后成就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在日益富含人工智能的教育环境中,培养高水平适应人工智能需求的教师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随着人工智能提供的教育教学辅助越来越智能,教师将更有可能专注于高技能的任务,比如更有针对性地教育资源管理,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加完善的学习成果评估。
        “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呈教育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智慧教学模式。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助力教学创新,给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带来三点改变。一是精准化的智能诊断,帮助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二是智能化的学习环境,随着平台、终端、资源三方面的改变,彻底改变原有教学过程的构思与做法,增加智能学伴、智能导师等新的要素,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复杂化。三是个性化的交互学习,利用大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向学生推荐定制化的学习方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作用将向情感教育、合作能力、知识能力、促进启迪等方向迁移。
        
        新工科建设奏响了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而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模式重构是实现人才培养新目标和新追求的基础与保障,有助于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蓝图变成现实,建立中国模式、制定中国标准、形成中国品牌,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安邦,覃玉荣。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08.4
【2】孟万金。心理传统——全人发展的教育根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3】郑少智。基于全人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探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8
【4】贺文武,刘国买,刘建华。新工科专业育人共同体与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例[J]。教育评论,2018.8
基金项目: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人教育视阈下新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Q0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