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周锋
[导读] 在我国2011年制定、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小学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同时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计算知识及技巧。
        周锋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坪上小学 514429
        摘要:在我国2011年制定、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小学计算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同时要保证学生掌握基础计算知识及技巧。但是,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可能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错误,部分学生可能多次出现同种错误。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计算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对策,以达到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与升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水平堪称为数学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和必要条件,但在计算题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错误与解题误区,结果导致计算题学习整体水平和能力差强人意。
一、小学生小数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及成因分析
        1.1感知易偏差,不认真观察
        小学数学的算式一般都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所以,计算前要先对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有一个感知,这个时候如果感知错误,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很多人常说的“马虎”。其实,这是由于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于一些新奇、有趣的内容较为感兴趣,也较容易进入他们的视野,对一些平淡的事物容易在视觉方面产生选择性的忽视。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和感知水平的差异影响,他们在数学计算上对试题的感知会不够准确,从而出现看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抄错题目这样的问题。
        1.2未熟练掌握运算技能
        学生在解答题目之前,需进行审题。部分学生在计算前,未做到认真审题,不能准确由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计算错误。除此之外,学生未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也是影响其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在完成计算后进行详细检查,为计算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然而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有检查的意识,但是未掌握有效检查方法,因而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二、纠正小学生小数计算常见错误的有效对策
        2.1加强口算练习,夯实基础
        良好的口算是进行正确笔算的基础,我们都知道,一步口算出现错误,结果也就错了,可见口算正确的重要性。加强口算练习我们可以这样做:(1)勤做练习,熟能生巧。首先制定口算计划,每天坚持做3~6分钟的口算题,通过计时、填写正确率来不断激励自己,久而久之,小学生每天会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口算训练中。(2)抓重难点,对薄弱环节要对症下药。学生常常由于对乘法口诀、20以内加减法掌握不熟导致错误,要求引起低年级数学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为中高年级进行较复杂的小数计算打好基础;平时经常会用到的数据及简便运算(2.5×2.5,2.5×4,25×8,125×8...),学生对其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能灵活运用。


        2.2教师让学生重视运算法则的记忆与理解
        学生在数学计算题计算过程中想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正确计算结果,就必须要能够对运算法则、运算公式、运算定律等多方面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能否理解到位和理解透彻,决定着一名学生计算水平的高低以及接受数学知识的速度快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绝不应当急于求成,强制性让学生对各种运算定理、法则、公式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应当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讲述这些定理的基本内涵以及产生的来龙去脉。进而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加深对这些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个关键点:不同分母的分数单位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分数是无法进行相加减的,必须进行通分,将各种不同分母的分数转化为统一分母后进行计算。在这种引导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必然会逐渐对各类数学运算法则和基本定义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有效提升个人数学计算能力,降低计算过程中的错题率,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化。
        2.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存在因数位没有对齐、解答过程上下步骤不清晰等问题。为降低由于以上因素引发的计算错误几率,教师需规范学生书写。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保证学生书写规范性。教师要为学生示范正确书写方式,并要求学生严格依据教师的要求书写,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之前需正确审题,审题效果将直接影响解题正确性。学生只有在审题中准确了解题目要求,才能找到正确解题思路并准确计算。第三,鼓励学生优化算法。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不同,因而其在计算中常用的计算方式也不相同。在学生计算能力到达一定水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这些计算方法,明确更为简便的计算方式,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第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检查方式。在计算完毕后,学生需进行检查以保证计算准确性。
        2.4重视错题分析,纠正错误思维模式
        学生计算出错是学习中常出现的情况,但是错了怎么改,如何改而不犯是教师重点考虑的问题。在错题的分析方面,教师应及时整理学生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错题,与学生共同分析,进行集体纠错,并且在学生纠错的同时灌输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些重复出现、错误率高的试题类型,则可在全班进行对比练习、辨析练习,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如引导学生进行16×5和15×6的对比。另外,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自己的错题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他人的帮助再次分析错题,可以对自己的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可以学习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思维,从而达到有效纠正计算错误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与计算思维,通过自我理解、自我分析与自我总结提高解题准确度和正确率,进而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珊珊.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成因与教学对策思考[J].新课程,2020(43):138.
[2]许文飞.有效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20(07):32-33.
[3]孙芸.小学生计算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