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患者入手术室后疼痛因素及护理进展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   作者:潘会军
[导读]
潘会军
(玉林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在当前这一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中仍旧会发现一些影响患者就医体验的情况出现,特别是在外科手术中,下肢骨折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疼痛的问题时常出现。所以在工作中就加大了对下肢骨折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疼痛因素以及护理工作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制定出了合理的干预方式,并且在临床应用分析中也看到了优化后护理方式的优势。那么本文就对下肢骨折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疼痛因素以及护理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以为广大医务人员带来有效帮助。
关键词:针对性舒适护理;下肢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疼痛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风险问题出现在了生活中,这就导致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因为风险问题受到伤害,特别是在近几年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骨折患者数量也呈现出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并且患者的骨折原因也各不相同[1]。但是只要患者进入到手术室,那么基本治疗工作就都是围绕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内固定术、清创缝合术等主要治疗技术开展的,尽管随着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各种治疗技术应用方式越来越先进,但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疼痛的问题却仍旧经常出现,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治疗效率与质量,就需要对这一问题以及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2]。
   一、导致疼痛的原因
   (一)搬运至手术床带来的疼痛 
   其实若要对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首先可以明确的就是患者在被搬运过程中的晃动引发患者肢体疼痛[3]。因为患者在出现骨折情况后需要救护车护送,所以在进行手术时就需要将患者移动到手术床上,那么在此期间就会因为搬运方式的问题,导致患者患肢受到影响,例如在搬运过程中用力不足就会导致患者患肢受到刺激进而引发疼痛,严重的还会因为搬运用力过大出现患肢位移的情况,这就导致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4-5]。
   (二)麻醉体位带来的疼痛 
   由于下肢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需要硬膜外麻醉,或是进行腰麻,这就导致这些麻醉方式会引发患者出现强烈痛感[6]。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患者无法保持正确体位,这些麻醉方式都需要患者将腰部外露,之后通过对患者椎体进行麻醉才能有效将其麻醉,但是由于患者身体挪动不便,再加上下肢活动不便,所以无法在麻醉时保持正确体位,麻醉师在麻醉过程中也无法有效地对患者施针,只能凭借感觉或是让患者强忍疼痛保持正确体位进行麻醉,进而加重患者疼痛感[7-8]。
   (三)骨折的疼痛经历导致疼痛过敏 
   人们对疼痛的记忆是会放大的,很多患者因为在出现下肢骨折后无法及时进行手术,所以就需要在手术室外进行短时间的候诊,此时患者所经历的疼痛就会使其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并且患者还会对疼痛越来越敏感[9]。这就导致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挪动上肢时患者都会出现抗拒的表现,部分患者在被要求伸张上肢时就会下意识地说出“疼!动不了”,若是在治疗过程中无意碰到患者患肢,患者就会因为过于敏感而发出痛苦的呻吟,同时其肌肉也会随之绷紧,就算是将患者一人放在病床上,患者也会保持这痛苦表情,同时其情绪也久久不能平复[10]。
   二、疼痛评估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医务人员与患者主诉疼痛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相关研究数据总结可以了解到,基本上有百分之七十七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主诉疼痛感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会有百分之五十四的医务人员低估了患者疼痛强度,还有百分之十三的医务人员过高预估了患者的疼痛强度[11]。因此在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相关医务人员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不要以经验所得对患者痛感进行评估,也不要一味地根据患者主诉痛感进行评估。那么在评估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式对患者痛感进行评估,分别为视觉模拟评分法、语言描述评分表、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12]。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在疼痛评估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虽然这一评估方式应用较为简单,但是这一评估方式太过客观,同时其精准度也很差,所以这一评估方式很少被应用到临床疼痛评估中[13]。这一评估方式的实际操作为利用10分度的游动标尺,将两端分别标注为“无痛”与“最剧烈的疼痛”当准备好后就将这一标尺无刻度以免放到患者面前,医务人员就在评估过程中站在有刻度的以免对疼痛分数进行记录,这样的评估方式只能对经过训练的患者应用,若是患者未经过训练那么评估分数基本上会与实际疼痛相差甚远[14]。
   (二)语言描述评分法(VRS)
   在救护过程中医务人员通常会利用这一方式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即语言描述评分法,这一评估方式则是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痛感进行语言表达,表达被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为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15]。虽然这一方式可以让患者有效表达出自身疼痛,但是却经常会因为患者情绪紧张出现偏差。
   (三)数字评分法(NRS)
   在对一般患者进行评估时,医务人员通常会利用数字评分法对其痛感进行评价,即在评估过程中利用分数标记的方式让患者将自己的痛感表达出来,痛感表达可分为0-11分[16]。虽然这一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却无法应用到文化程度不高、理解能力较差的患者身上。
   (四)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FRS)
   面部表情评分方式经常会被应用到医务人员临床疼痛评估中,因为在利用这一方式对患者评估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患者表情变化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同时这一评价方式适用于所有患者[17]。
   三、护理对策
   (一)采取牵引搬运法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为了有效降低患者因为病床挪动产生的疼痛感,可以利用牵引搬运的方式提高搬运稳定性与安全感[18]。这一搬运方式的具体操作为,将患者健侧摆放到靠近手术床的位置,并让患者床体另一侧以及运输车一侧站两到三人,在挪动过程中对患者肩部以及腰部用力,同时让一名医务人员对患者患肢进行牵引,当准备好后一同用力挪动患者[19]。若是患者可以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挪动,那么就可以减少人数,但是一定要保证患肢在挪动时处在被牵引状态,进而有效降低因为搬运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20]。
   (二)借助软枕和硬板来解决摆麻醉体位难问题 
   麻醉体位可谓是整个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出合理的麻醉体位问题解决方式[21]。

那么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就可以在手术床垫上硬板,以免在体位变换过程中因为床体过软出现椎管弯曲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保证患者的脊柱与床面平行,进而有效提高麻醉进针效率。与此同时,医务人员还可以在患者两腿之间安置一个枕头,并叮嘱患者尽量将健肢放在软枕上蜷起,以达到有效降低患者患肢压迫痛感[22]。
   (三)一般护理 
   由于患者在手术前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在手术前一定要保证手术室环境舒适,千万不要在手术前就营造出紧张的气氛,这样会导致患者肌肉持续紧张,进而加重患者疼痛反应[23]。在手术前可以适当控制光线明暗,同时调整室内温度,以保证患者在等待时能够降低心理防备,并使情绪受环境影响逐渐趋于平稳,进而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24]。
   (四)心理护理 
   其实患者紧张情绪的产生就是因为无法很好地宣泄情绪,当进入医院后其紧张情绪又一次加重,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即在护理过程中利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25]。例如,在交流过程中向患者了解事故发生情况、告知患者手术大概步骤,同时还要明确告知患者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并将治疗成功案例向患者展示,建立患者恢复健康的信心。
   四、讨论
   通过实际治疗总结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出现下肢骨折病症的患者数量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并且治疗方式均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使患者尽量在术后恢复健康。那么在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就要将这两点重视起来,首先就是软枕与硬板,在麻醉前一定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进而有效提高麻醉效率。其次就是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避免患者因为无人交谈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同时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进一步有效提高患者心理状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这一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下肢骨折护理方式应运而生,那么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去开展基础工作,以保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与术后恢复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救护水准。
   参考文献:
[1]袁引弟, 叶巧玲, 梁容肇. 舒适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12):65-67.
[2]李勇.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1):280-281.
[3]钮静松.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 v.25(12):114-116.
[4]俞中勤. 进行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在降低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4):277-278.
[5]刘蓉, 贾晓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1):107-110.
[6]水向梅.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24):35-36.
[7]校英, 热依汗姑丽·巴吐尔. 舒适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J]. 医药前沿, 2019, 9(27):192-193.
[8]宋春利. 脊柱骨折术后下肢DVT危险因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探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 26(25):3534-3538.
[9]潘慧, 祝宏, 孔令娣,等.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下肢骨折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4):559-561.
[10]陈莎莎, 赵婷, 刘欣艳. 老年下肢恶性肿瘤合并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4):446-449.
[11]陈香, 蒋静.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4):41-43.
[12]王冰, 信欢欢, 岳文琴. 基于疼痛管理的快速康复理论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哈尔滨医药, 2019, v.39;No.189(5):71-72.
[13]龙莎, 熊青. 消肿止痛护理联合简易淋巴回流仪对下肢骨折患者软组织肿胀及疼痛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20, 33(3):136-137.
[14]刘晓菊, 张琼. 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6):74-75.
[15]张健.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干预措施及施行意义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28(1):90-91.
[16]邹洁. 综合急诊护理对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26(12):126-128.
[17]黎晓光.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22):69-69.
[18]陈林, 陈芳, 李婷,等. 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痛中的应用[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 38(5):499-501.
[19]马明姣. 护理干预对减缓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9, v.49;No.443(10):45-46.
[20]熊素勤, 肖彩红. 中医护理方法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v.31(6):142-143.
[21]陈小花, 李建炜, 陈秋夏,等. 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 10(8):149-151.
[22]唐文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J]. 糖尿病天地, 2019, 16(4):248-249.
[23]唐珍. 对进行下肢骨折手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3):270-271.
[24]韩利朵, 杜苗. 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疼痛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1):151-152.
[25]郭书景. 医护联合疼痛干预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5):775-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