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忠 王亚会
(涟水县中医院;江苏淮安223400)
摘要:目的:对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用于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择40例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抽签分组,研究组20例,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对照组20例,微量泵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比较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血压水平降低(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用于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压,促进血压正常稳定,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尼卡地平;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
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年龄大于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1]。早期症状轻或无症状,不易发现,易漏诊。心、脑、肾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往往会遭受心脏、脑和肾脏的损害[2]。高血压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脑梗塞和脑内出血,死亡率很高,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本研究对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用于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择40例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抽签分组,已签同意书,基本资料:研究组20例,男:女=11:9,年龄60-85(72.63±5.71)岁,对照组20例,男:女=10:10,年龄60-85(72.85±5.64)岁,基本资料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尼卡地平(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44),用生理或5%葡萄糖注射稀释后,以盐酸尼卡地平计,0.01~0.02%(1ml中的含量为0.1~0.2mg)的溶液进行注射,微量泵静脉注射,给药速度为10 μg/min。
研究组:乌拉地尔(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55),如生理盐水、5%或10%的葡萄糖、5%的果糖加生理盐水中。可加入20ml注射液,微量泵静脉注射,给药速度为10 μg/min。
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静脉注射进行护理,注意针头的移位日,让患者不要乱动等,注意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停止注射。
1.3观察指标
比较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x±s)表示, t检验,计数率(%)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血压水平降低(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人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其他高血压患者有所不同。老年高血压部分是由成人高血压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延迟和收缩压升高引起的[4]。对于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微量注射泵能够准确、微量、均匀、连续地将少量药液泵入体内。操作简便,时间安排合理,数量充足。根据疾病的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的浓度和速度。
本次研究,研究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证明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效果显著。乌拉地尔是一种抗高血压药,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危象。乌拉地尔主要作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和中枢性降压作用,外周血管扩张可阻断突触后膜β1受体,降低外周血管张力,从而降低血压,达到降血压的目的[5]。乌拉地尔的作用靶点是静脉血管的舒张,其作用大于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乌拉地尔可降低肾血管阻力,达到降压的效果。
综上所述,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用于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压,促进血压正常稳定,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宝存, 董科, 朱爱华,等. 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用于院前急救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sCD40L、sPECAM-1、PDGF-BB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 19(07):100-102+115.
[2] 包恩泽, 李贵华, 皮林,等. 联合降压药物方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003):231-233.
[3] 李晴. 用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对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研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011):152-153.
[4] 史兰萍. 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14):53-55.
[5] 赵丹. 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用于老年高血压急症治疗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探讨[J]. 当代医学, 2020, 026(01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