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高青
[导读]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在非器质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高青
(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200071)
【摘要】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在非器质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102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1例,阿普唑仑治疗)与观察组(51例,西酞普兰结合阿普唑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是94.12%,对照组是78.43%,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睡眠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时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治疗过程中,结合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可使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非器质性失眠症;阿普唑仑;西酞普兰
    失眠症指的是人们长期睡眠质量不佳的一种状态表现,属于失眠障碍。非器质性失眠症具有睡眠质量差、持续且频发入睡难度大、睡眠障碍等。因为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社会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率也随之提高。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关注身体的治疗,也要加强对心理治疗的重视,心理治疗通常对患者不良睡眠认知进行纠正[1]。临床上,针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疗法,以抗抑郁、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等为主。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采取西酞普兰结合阿普唑仑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选10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分组采用系统抽样法,每组51例;对照组:男、女例数比是32:19;年龄段:25-61岁(48.67±3.47)岁;平均患病时间(16.35±5.14)个月;文化水平:小学10例,初中13例,高中16例,大专及大专以上12例;观察组:男、女例数比是30:21;年龄段:25-59岁(48.62±3.41)岁;平均患病时间(16.29±5.21)个月;文化水平: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15例,大专及大专以上11例;研究资料方面,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中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标准相符;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研究资料齐全、完整;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合并器官功能障碍;具有精神疾病史或者心理障碍;一年内存在滥用药物现象或者具有药物依赖史;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合并继发性失眠症;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阿普唑仑(国药准字H11020890;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0.4mg/日,以患者睡眠质量为依据对药物应用量进行调整,每日调整最低剂量为0.2mg,最高剂量为0.8mg,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1.2.2 观察组
   阿普唑仑结合西酞普兰(国药准字H20041200;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阿普唑仑用药剂量和方法均与对照组相同,西酞普兰:20mg/日,以患者睡眠质量为依据对药物服用剂量进行调整,每日调整20-40mg,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睡眠质量恢复正常或者改善显著,表示显效;睡眠质量基本缓解,表示有效;不符合以上指标或者睡眠障碍加重,表示无效。(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研究数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临床上主要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失眠症,其在睡眠质量改善中具有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疾病的发生,再加之长时间服用,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进而影响了使用[3]。如何在确保良好治疗的同时,减少苯二氮类药物应用量,降低患者药物依赖性已经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通过损坏5-HT能神经元或者采用神经毒素对5-HT能神经末梢进行破坏,可明显降低5-HT水平,导致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动物失眠过程中,脑内或者静脉给予5-HT,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动物的睡眠中质量显著改善。据有关资料显示,失眠症患者的5-HT水平比正常人群低。而西酞普兰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5-HT选择性较轻,通过对神经元摄取5-HT进行抑制,从而促进大脑中5-HT水平的提高,改善患者睡眠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4.12%与78.43%,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睡眠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时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非器质性失眠症治疗期间,结合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明显,而且其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使其可以更好的生活。
   总而言之,西酞普兰结合阿普唑仑在非器质性失眠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除改善睡眠质量外,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邓燕群, 饶岚芬, 王营. 精准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v.10;No.220(4):179-182.
[2]张兰芳, 翁琦, 阎加民. 中医心理护理技术联合阿普唑仑治疗70例失眠症患者临床研究[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 6(5):613-615.
[3]张泽栋. 乌灵胶囊联合不同剂量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 28(5):69-72.
[4]刘雪林. 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米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