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张丹
[导读]
张丹
(鸡西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目的:探究腹部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肠梗阻患者48例为本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腹部X线检查,观察组给予腹部CT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梗阻检出例数和梗阻部位确定例数,评估两组患者舒适度和图像清晰度,比较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梗阻检出率和梗阻部位确定率分别是100.00%(24/24)、100.00%(24/24),相比于对照组75.00%(18/24)、70.83%(17/2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8.82±1.25)分与图像清晰度评分(8.50±1.86)分均较对照组数据(6.04±1.14)、(6.40±1.21)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临床给予腹部CT检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患者舒适度较高,图像清晰,可有效提高梗阻检出率,确定梗阻部位,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致肠梗阻;CT检查;x线检查
   前言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以及病情严重的特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以及呕吐等。该病的主要发病对象为肿瘤患者,约占所有发病患者的40%,具体发病原因包括肠套叠、肿瘤、炎症以及腹股沟斜疝等。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往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的中后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治疗难度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医学影像方法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进行诊断,如X线片、腹部CT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将我院所收集到的48例肠梗阻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收集时间2019年1月—2020年5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病例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0~86岁,平均(67.84±1.34)岁,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1~84岁,平均(67.80±1.31)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价值。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明确知晓此项试验内容,且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诊断方法
   对照组接受腹部X线检查,所用检查仪器是岛津DR系统,协助患者取卧位,给予平面X线扫描。观察组接受腹部CT检查,所用诊断仪器是西门子双源CT,协助患者取卧位,常规平扫,设置相关检查参数:层厚10mm,间距10mm,薄层重建2mm,由患者膈面至耻骨下缘进行详细扫描,然后给予增强扫描获取图像,包括延迟30s静脉期图像、延迟60s动脉期图像和延迟180s延迟期图像。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梗阻检出例数和梗阻部位确定例数。

①梗阻诊断依据如下:结肠内径扩张宽度在60mm以上或者小肠肠管内径扩张在25mm以下,且存在气液平面,梗阻部位下肠管存在萎缩或者凹陷现象;②梗阻发生部位判断依据:由远侧肠管逆向追踪患者近侧肠管,一旦发现扩张肠管,便说明此部位出现梗阻现象。评价两组患者检验舒适度和图像清晰度。①舒适度评分:询问患者检查期间有无疼痛加剧现象和配合检查难度系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检查舒适度越高;②图像清晰度评分:选择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评价,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图像清晰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整理试验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梗阻检出和梗阻部位确定情况
   由实验结果可知:对照组梗阻检出例数和梗阻部位确定例数分别是18例、17例,其检出率和确定率分别是75.00%、70.83%;观察组梗阻检出率和梗阻部位确定率分别是100.00%(24/24)、100.00%(24/24)。相比发现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和图像清晰度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和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一旦发病,病情往往较为危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快速恶化,导致腹膜炎以及休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患者在确诊后已处于疾病的中后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此时,常规的对症药物治疗已经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这也是临床治疗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比较公认的治疗方式。利用医学影像技术明确患者发生梗阻的部位以及产生梗阻的原因,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目前,X线片以及腹部CT检查在临床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均较为广泛。X线片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检查费用低以及辐射较小的优点,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X线片检查的图像结果分辨力低,图像较为模糊,容易受到患者腹部结构重叠的影响,增加了诊断难度;同时,部分患者难以站立,增加了检查难度。因此,采用X线片检查容易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情况。近年来,CT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片比较,腹部CT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力,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医学图像,有助于诊断医师进行判断,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腹部CT扫描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坏死部位以及病灶坏死范围,且可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基于图像重建等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周围的脏器,有助于诊断医师更好地对肠梗阻程度以及肠梗阻发生的原因进行诊断。但腹部CT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于部分患者可能不适用。
   综上所述,与X线片检查相比,腹部CT检查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中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祥瑞.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8)43-43.
[2]张明山,黄磊,伍雪婷.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探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5)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