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DTI检测肛提肌形态学正常的盆腔器官脱垂产妇肛提肌微观结构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王莹
[导读]

王莹
(正阳县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驻马店47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MR DTI检测肛提肌形态学正常的盆腔器官脱垂产妇肛提肌微观结构的价值。方法 正阳县中医院2016年2月~2020年7月共收治初产妇患者35例,根据年龄、体质量匹配盆底结构正常的正常组31例和未孕对照组27例,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和16通道相控阵体线圈进行检查,比较分析各组MR DTI检测肛提肌参数变化。结果 POP组患者FA、V 及L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ADC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患者FA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ADC、V及L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 DTI能够有效检测盆腔器官脱垂产妇肛提肌微观结构,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MR DTI;肛提肌;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POP)妇产科常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OP的发生与肛提肌损伤、功能病变有关[1-2]。其中经阴道分娩是肛提肌损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既往研究发现,经阴道分娩导致的肛提肌损伤更加容易出现POP[2],但在临床实际中我们发现,部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POP,但患者肛提肌形态结构大致正常。由于肛提肌与POP发病已被证实存在关联,因此肛提肌形态结构大致正常的POP产妇是否存在肛提肌微观结构损伤的可能。MRDTI是一种无创、无辐射、安全有效的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检测肛提肌肌纤维微观结构损伤情况,MRDTI检查参数FA、ADC能够显示肛提肌肌纤维方向及肌细胞水分子扩散程度,通过对肛提肌肌纤维体积和长度的测量间接观察其微观结构的变化[3]。本研究探讨MR DTI检测肛提肌形态学正常的盆腔器官脱垂产妇肛提肌微观结构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正阳县中医院2016年2月~2020年7月共收治初产妇患者35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诊断标准;②盆腔MRI确诊;③具有正常理解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神经系统疾病;③合并严重精神症状;④依从性较差,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6±2.26)年,BMI(21.93±3.36)kg/m2,根据年龄、体质量匹配盆底结构正常的正常组31例和未孕对照组27例,正常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19±2.36)年,BMI(21.65±2.22)kg/m2,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26±1.87)年,BMI(20.52±1.79)kg/m2。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飞利浦3.0T磁共振和16通道相控阵体线圈进行检查,横轴面检测采用水脂分离技术,T2WI扫描参数设置:TR3261ms,TE80ms,视野30mm×230mm,矩阵250×235,层厚3.0mm,横轴面DTI序列参数:TR1216ms,TE50ms,视野250mm×270mm,层厚3.0mm,b值取0和500s/mm2,扫描双侧股骨头上缘至会阴体下缘。
1.3 观察指标 利用PhilipsISPV7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后处理软件完成图像后处理和分析选择每侧肛提肌2个分支显示最大层面,对各分支肌肉边缘勾画ROI,记录ROI的FA、ADC、V和L值,取3次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耻骨直肠肌DTI参数比较 POP组患者FA、V 及L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ADC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底肌肉、韧带及筋膜组织等都是盆底的支持结构,其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一个功能整体,保证盆底结构稳定,盆底任何结构的损伤都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肛提肌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之一,肛提肌可以分为耻骨直肠肌和髂尾肌两大分支,耻骨直肠肌是承托盆腔器官和保证盆底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髂尾肌则主要承托后盆腔内结构。当发生损伤或衰老时盆底肌支持力不足则发生盆腔器官脱垂[4]。盆底肛提肌正常的患者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很复杂,通常与经阴道分娩损伤有关,其可造成肛提肌水肿、肌肉断裂[3]。一些研究发现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虽然肛提肌大概结构没有变化,但是肛提肌相关功能径线指标显著异常,提示肛提肌微观结构可能发生异常,但常规MRI形态学分析较难发现结构改变。扩散张量成像(DTI)基于水分子扩散原理成像,能够显示盆底肌肉纤维走形及表现。既往有研究证实DTI虽然能够反映盆底肌肉微观结构,但存在图像分辨力差的缺点,其肛提肌分支ROI勾画困难。本研究利用T2WI作为参考实现对肛提肌分支的准确勾画,能够得到准确的DTI参数。通过对比POP组、正常组和对照组发现,POP组患者FA、V 及L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ADC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提示盆底肌纤维存在微观损伤,导致FA值降低,POP组髂尾肌体积与其余两组比较显著降低,提示髂尾肌对于维持盆底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TI对于观测肛提肌微观损伤敏感度较好,有助于指导临床针对性康复训练,降低盆底功能障碍进展。
  综上所述,MR DTI能够有效检测盆腔器官脱垂产妇肛提肌微观结构,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娜,程悦,岳建兰,等.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相关性的静、动态MR成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08):1220-1225.
[2]胡军武,肖旭轩,李勇刚,等.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及各指标的初步应用与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12(1):24-27.
[3]李仰康,刘国瑞.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3,18(12):908-911.
[4]崔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示踪技术评价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肛提肌损伤[D].天津医科大学,2016.
[5]赵玉娇,崔璨,沈文,等.基于盆底解剖学的经阴道分娩损伤与评估[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35(1):112-113,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