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心力衰竭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王良臣
[导读]

王良臣
(南部县大河镇永庆卫生院;四川南充637374)
   心力衰竭又被称为心衰,本病的发生是因患者心肌损伤、心脏承受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变化所引发的心脏疾病,临床上主要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及体循环出现瘀血等特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心力衰竭患病人数已超过450万人,心衰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心衰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历史悠久,该方法可有效改善本病患者临床症状。那么,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心力衰竭,本文将带领读者们了解和认识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心力衰竭在中医上归属“水肿、喘证”等范畴,中医研究认为,心力衰竭多因患者外邪入侵、情志劳伤、饮食偏嗜、先天不足及年老体衰等多因素影响导致,久病而伤心,致使患者之心气虚弱、气不行血,血不利为水,则瘀水互结,致使心阴、心阳损伤,且气血衰败,故发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多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为心阳虚、心气虚及心阴虚,标实主要为水停、血瘀及痰饮,标本结合俱病。心气虚是作为心力衰竭发病之基础,气虚血瘀则是心力衰竭之基本病机,其贯穿于整个心力衰竭患病的始终。心气之运行受肺宣降、脾统摄、肝疏泄及肾温养之影响,故心力衰竭病变往往涉及到肝、肺、脾及肾等脏器。
二、中医辨证治疗心力衰竭
(一)益气养阴治法治疗心力衰竭
    受机体阴阳互损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可见为阴阳两虚证型,中医研究认为,“善补阳者,则必于阴中求阳”,故心力衰竭时可以益气养阴法治疗,该治法代表方包括生脉散及参麦注射液等。此外,临床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疾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用此法治疗。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根本原因为患者心气出现虚衰,临床治以扶正补气法,可予以人参益气祛瘀,麦冬以补心气、养受损心体。临床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心功能等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微循环状态;临床上也可以补气养心胶囊治疗本病患者,均具有明确疗效。
(二)活血化瘀治法治疗心力衰竭
   发生心力衰竭时可见患者血管收缩、舒张的平衡失调,进而引发心血瘀阻证等病理变化,针对该证型临床常用以活血化瘀治法,血瘀轻症常以养血活血中药进行治疗,病久者可用活血软坚中药如红花、丹参等进行治疗。相关研究表明,针对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肌损伤患者采取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效果的心复康口服液治疗效果明确。临床发现,丹参在心力衰竭治疗时可促进患者血浆CGRP水平的升高并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指标水平,红花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心肌的局部状态;研究发现,复方黄芪丹参注射液的应用能降低能降低心血瘀阻证患者血浆ANP。此外,临床上还用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以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本病患者。



(三)利水消肿治法治疗心力衰竭
    发生心力衰竭时,患者可见心脾肾阳之气亏虚、肺气之宣降异常,加之瘀血化水等影响导致水湿内生,因此,针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上也可使用利水消肿治法,该治法常与其他类型治法以合用治疗。主要类型为活血利水、温阳利水以及泻肺利水。中医研究发现,湿邪在本病患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研究者认为采取祛湿治疗是本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辨证上主要佐以温阳化瘀法治疗。利水消肿治法的代表方真武汤可有效改善本病患者之心肾功能,起到明确的活血、利水、消肿作用。研究者也在真武汤方中加以水蛭、虻虫对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患者经治疗后血浆内皮素指标水平改善,氧自由基产生减少。温阳利水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也可有效改善冠脉流量并促进心肌营养性血流的增加,经治疗后患者心肌耗氧量下降且心肌的耐缺氧能力也随之提高。洪永敦等研究者通过采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的中药治疗本病患者,其研究提示,此类中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并降低患者机体内皮素、机体一氧化氮水平,且血液循环功能得到更好改善。
(四)单味药治疗心力衰竭
   中医研究发现,人参、三七、黄芪、牛膝、川芎、枳实、仙鹤草、附子、陈皮、细辛以及杜仲等中药均有强心效果;针对上述中药应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三七、黄芪、牛膝、川芎、枳实等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既能有效加强患者心肌的收缩能力,又同时能减轻患者心脏前负荷、后负荷,从而在多方面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针对本病的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采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发现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EF、SV、CO以及CI等指标。药物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可促进患者心肌收缩力的增强,起到保护患者心肌细胞的作用,且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扩张血管;参脉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可改善其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水平,并促进心输出量的增加。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外周扩血管功效的中药也有重要使用价值,包括大青叶、五味子、天麻、桑皮以及葛根等均能起到较好的扩血管功效。此外,具攻逐利尿作用中药在本病治疗中也发挥重要效果,例如木通、大黄、玉米须、白术、车前草、金钱草、泽泻、茯苓、茵陈等中药,在本病患者治疗中可发挥利尿作用。在针对治疗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在辨证基础上灵活使用中药进行治疗,以发挥中药最佳疗效。
三、中药治疗的禁忌和预后效果
   在古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千金药方”的卷二十一当中提到,治水肿明令、勿与盐......勿用盐。针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以戒盐酱,对证用药,可确保治疗万无一失,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严格限制每日对盐类摄取更能促进疗效。王肯堂在其医著中讨论了心衰肾喘,指出,夫不得卧、卧则喘者,其(是)水气之客,喘逆上气,在治疗上相对更为困难。
四、总结
    临床发现,心力衰竭患者之病因、机理均相对较复杂,当前针对本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疗效最明确、见效最快且最安全的治疗方法。西医常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单纯治疗应用后患者复发率与并发率高,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可发挥中医根治疾病的优势,益气养阴治法、活血化瘀治法、利水消肿治法以及单味药治疗的应用均可总体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与临床症状,联用西医治疗保障对本病患者的心衰症状的治疗效果。此外,中医在疾病预防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后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诊断,且在医师指导下科学选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联合西医治疗与中医辨证治疗便于促进其病情好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