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及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熊梦瑶
[导读]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及方法。


熊梦瑶 
(铜陵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及方法。方法:选取80例血液净化患者及40例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患者均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0)(对照组护理人员n=20)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n=40)(观察组护理人员n=20)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将以上患者护理管理后血液净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展开对比。结果: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磷(P)4项血液净化指标好转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出现严重出血、部分纤维状出血、凝血并发症几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对参与本次研究护理人员总满意度远超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质量比较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突发事件应急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血液净化患者展开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血液净化安全保障,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该项护理管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管理;并发症;护理质量;安全性
前言
     血液净化治疗对于重症器官衰竭患者疾病改善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在血液净化期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将导致疾病治疗效果减半,并引发医疗安全事故[1]。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作为救治急性中毒或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场所,不仅需要重视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还需保障患者在院透析期间的安全[2]。对此,本研究将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患者透析期间的应用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血液净化患者及40例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患者均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入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0)(对照组护理人员n=20)采用常规护理管理,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介于18~45岁之间,平均(35.72±4.62)岁;护理人员20名,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1~44岁之间,平均(29.72±3.71)岁;(观察组患者n=40)(观察组护理人员n=20)采用护理安全管理,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介于16~44岁之间,平均(35.68±5.67)岁;20例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2~46岁之间,平均(29.56±3.93)岁;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血液进化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为患者整理病房环境,并留意透析期间心率、血压、脉搏变化,做好抗感染措施。观察组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如下(1)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认知,以及血液透析期间相关操作不熟悉,产生较大焦虑、抑郁的情绪,在负性情绪严重时导致治疗期间并不配合,影响治疗效果,对医务人员相关操作产生怀疑,出现护理隐患,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后展开相关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认知及情绪;(2)提供较为舒适、安静、安全的透析环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展开安全教育,以确保患者透析期间护理工作的落实;(3)强化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护患沟通模式,多体谅、关心、尊重患者,倾听患者诉求,并展开心理疏导,以确保获得患者信任;(4)完善相关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落实岗位责任制,并展开定期考核,以提升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以确保患者透析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早日康复效果;(5)制定护理计划,评估病情后确立护理问题,提供患者个性化护理,并为家属进行讲解,获得认可后完善护理计划;(6)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普及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将透析治疗对疾病的改善,以及透析期间注意事项及血管通路的维护,采用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7)展开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提升其治疗信心,随后展开运动训练,纠正其不良生活作息,嘱其适量运动改善机体抵抗能力,在透析结束后两个小时,指导患者进行缓慢步行30分钟。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液净化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磷(P)4项血液净化指标好转情况。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统计两组患者血液净化出现严重出血、部分纤维状出血、凝血并发症几率。
(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介于85~100分之间,一般满意:介于65~85分之间;不满意:<65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计为满意,统计总满意度。
(4)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由护士长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过程中的质量考核,评估科室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进行评分,每项分值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证明科室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计数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经χ2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血液净化情况
   见表1,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磷(P)4项血液净化指标好转情况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血液净化治疗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治疗效果越发显著后,临床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3]。不仅可改善患者各脏器的功能情况,还能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态,促进毒素的有效清除,对氮质血症进行有效控制[4]。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强化透析期间安全保障,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生命体征监测、保障血管通路的稳定性,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凝血、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提高安全性。
   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可通过为患者讲解血液净化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知识的防护等,优化患者内心负性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并做好并发症的相关防护,确保透析期间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可最大限度改善透析效果,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5-6]。就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磷(P)4项血液净化指标明显好转,且透析期间并发症几率较低,护理满意度有所上升,改善护理质量。表明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为可靠,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为血液净化患者展开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血液净化安全保障,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该项护理管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莫卫荣.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88-289.
[2]缪文军.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160+174.
[3]韩淑晶.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59-60.
[4]李媛媛.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34-235.
[5]张瑞新.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8):273-274.
[6]沈利亚. 安全员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7):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