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助“教”提素养——汽修专业教学“同辈-团队”导生模式实践初探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汪丽玉
[导读]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汪丽玉
        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摘要: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结合我校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体验,阐述“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的新内涵及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施,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运用“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给汽修专业教学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汽修专业教学 “同辈-团队”导生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一)困惑: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如何转变汽修专业教学
        笔者多年的汽修专业教育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和行业企业参观学习中发现我们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有以下问题:
        1.师资配置紧张,教学效率打折。在汽修专业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综合上述问题,如何追寻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适合汽修技能教学的模式,这是本文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动因:“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激发汽修教学新动力
        “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能锻炼学生综合素养能力,显著提高学生教学成效,逐渐优化主动学习氛围。
        我们惊喜地发现,“同辈-团队”导生制教学模式对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了莫大的引领作用。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我们在汽修专业教学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体验。
        二、解决的对策
        那么,如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运用“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我们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
        (一)导生模式的解析
        目前导生制主要有“高辈-团队”导生模式、“同辈-团队”导生模式、“高辈-全班”导生模式等。当前,“同辈-团队”[2]导生制模式是中职专业课导生制的主流模式,“同辈-团队”导生模式指选自同一个班级的多个导生分别与班级中多个小组团队之间建立的授受关系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4~6人建立一个团队,每个团队配备一名导生。结合汽修教学为例,“同辈-团队”导生制就是在班级中挑选优秀学生在教学中辅助教师进行技能实训教学。《汽车构造与拆装》这门课实践性较强,而汽修班的学生又比较多,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经过教师挑选和“培训”的“导生”就可以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跟单式”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如今的“同辈-团队”导生制被赋予新的内涵,更适合中职学校专业模块实训教学。
        (二)“同辈-团队”导生模式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1.“同辈-团队”导生的挑选
        “同辈-团队”导生制成败的关键在于导生的挑选,应“宁缺毋滥”。教师在教学的起初阶段,需要在全班做讲解和示范,通过几节课的观察,会有一批能力强的同学突颖而出。如果不是新生班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向班主任了解,任课教师推荐和学生之间摸底等多种渠道了解班级学生的大致情况,好“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学生担任导生。对导生的要求是: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有乐于为同学服务的精神。导生的挑选至关重要,以后所有的教学或实践活动都将以导生为组长,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当然我们的导生制也不是终生制的,如果发现有学生不能胜任“导生”的角色,应调整担任“导生”的人员。
        2.“同辈-团队”导生的培养
        (1)明确导生任务。“导生”确定后,明确告知导生的任务。教师要对“导生”进行统一的项目培训,通过提出要求,明确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导生”能尽快进入角色。阶段培训完后,教师组织导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技能检测,成绩合格才能上任。特别是在新导生培养初期,密切关注导生技能掌握情况、心理准备情况、与人沟通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根据导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置,为了导生第一次顺利上任,做好充分的准备。
        (2)建立优质队伍。专业教师对“导生”的培训花费了大量精力,为了防止一些突发事件出现,每个班可以多挑选1或2个导生一起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名合格导生可以带一名同学(同班或低一年级),进行“传、帮、带”,分享导生心得,学生之间可以方便交流学习,使得导生队伍呈现梯队式优质发展,“导生”队伍不断充实壮大。
        3.“同辈-团队”导生的使用
        为了方便导生正确把握汽修专业教学中技能的重难点,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时要清晰明确,确保课堂顺利开展。例如在《汽车构造与拆装》课程中的“气门组的拆装”教学项目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锻炼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笔者精心设计“探究任务-小试牛刀”的环节,各组在导生的组织下,选派2名组员(维修工)合作探究完成气门组的拆装,另一位组员是负责记录,而我们的导生负责检查拆装的准确性,选择工具的熟练程度等节可以适当的进行“一对一”指导。在合作探究任务时,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做总结,对问题较集中的环节重点示范并讲解。这样设计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 奠定了良好基础。
        4.“同辈-团队”导生的考核
        “导生”毕竟也是学生,在自我把控、讲透难点、管理学生方面有所欠缺,比如:在实训操作过程中,个别“导生”出现服务态度标准不一致,关系好的认真辅导操作,关系一般的同学敷衍了事。为了改变导生对工作的不同态度,学校要注重对“导生”的评价与考核,建立激励制度要有规范化的考核办法,结合教师和所导班级、小组的意见评价导生的工作效果。量化表主要从“导生”的出勤情况、工作纪律、指导水平、文明素养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将量化考核结果每月公示,并作为评选每学期“优秀导生”的重要依据。并在校级评优评先中给予优先推荐。合理评价“导生”不仅能规范“导生”的行为,还能进一步激发“导生”的服务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三、评估与思考
        (一)成效:“同辈-团队”导生模式的探究促进专业建设的效果
        1.学生在“同辈-团队”导生模式中成长
        (1)技能成绩显著提高。在16级《汽车构造与拆装》教学中,一个班级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称为传统班。另一个高职班级用“同辈-团队”导生模式进行教学,称为导生班。根据两个班的期末技能成绩鉴定来进行比较
 
从这张表的数据中看出,导生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明显比传统班高出很多,即采用“同辈-团队”导生制的教学模式的学生技能水平总体上升了一个台阶,技能成绩显著提高。
        (2)学生素质得以提升
        学生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生,每个项目都要经过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成绩优异者才能成为“导生”,而在“导生”帮扶、指导其他学生的过程中,“导生”的综合素养能力都得到潜移默化地锻炼,无形中得到提升。
        (二)思考
        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而“同辈-团队”导生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推动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上看,“同辈-团队”导生制教学模式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张国红,吕红萍.中职专业课导生制操作模式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