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廉婕
[导读] 分析急诊抢救患者抢救期间的护理要点、风险,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积极作用。


廉婕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抢救患者抢救期间的护理要点、风险,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的急诊科抢救治疗患者,总计110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急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各55例。比较2组急诊抢救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效果、情绪状况。结果:计数资料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急诊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36%更高(P<0.05);计量资料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急诊患者的抢救时间(17.50±8.50)min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93.50±3.50)分更高、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更低(P<0.05)。结论:急诊患者抢救期间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稳定患者的情绪,进而提高抢救效果,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急诊抢救;情绪;抢救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
   
    急诊科收治患者具有发病急、疾病种类多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所以增加了护理风险、护患纠纷率。当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急诊科,要求提升急诊科工作效率,以满足患者抢救护理需求、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经临床证实,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综合患者病情、个体需求的基础上预防干预隐匿性的风险,提供更具理想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急诊抢救患者为例,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急诊抢救患者,时间选自2019-2020年,总理110例。纳入标准:(1)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语言等障碍患者。进行对照组、观察组分组,各5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8:27;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37.50±8.50)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15例,心血管疾病17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创伤10例,其他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33:22;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38.30±7.30)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16例,心血管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8例,创伤7例,其他4例。急诊抢救患者基线资料接近,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患者急诊检查,初步诊断患者的身体状态、疾病情况,急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救治。
    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而后予以患者健康宣教、用药指导。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干预。(1)合理排班。急诊科管理人员需考虑护理人员少、接诊患者多、病情种类多的现实问题,为了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需合理进行排班,合理增加夜间人员数量。(2)预见性抢救流程。综合急诊科工作经验、疾病类型、既往抢救流程不足等情况,制定预见性抢救流程,重视急诊护理细节,科学优化急诊流程,避免细节护理不当所致的医疗事故,在保障救治效果的同时合理缩短急诊救治前时间。(3)强化病情评估。护理人员需熟知急诊科常见疾病类型、表现等情况,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准确、迅速的判断患者的情况,从而积极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安全性。(4)药品准备。综合急诊科工作经验预估性准备急诊药品、器械,器械需常清理、常维修,以确保器械的使用效能。急诊科收治患者后根据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准备急救药品,提前预约手术室,检查仪器设备状态。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时间、治疗效果、情绪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百分制)。
1.4治疗效果评价
    成功:患者神志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并发症未;有效:患者恢复意识、病情改善;失败:患者病情无改善、甚至死亡[1]。总有效率=(成功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5情绪评分
    参考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各个指标总分100分,分数、情绪呈正比[2]。
1.6数据统计学处理
    110例急诊科患者观察指标基于软件包SPSS19.0处理,抢救效果以例(n)、率(%)表示,检验值X2,抢救时间、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值t。P<0.05——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急诊科患者的抢救效果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急诊科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17.50±8.50)min、SAS评分为(38.80±3.50)分、SDS评分为(38.50±3.3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0±3.50)分。
    对照组急诊科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31.20±10.50)min、SAS评分为(46.50±4.50)分、SDS评分为(46.60±4.30)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50±4.50)分。
    以上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计算,t=7.5209、10.0168、11.0826、10.4071,P均<0.05。
3 讨论
    急诊科收治对象具有危急重症特点,患者需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治疗、缓解病情。基于患者特点,除要求急诊医师高超医术外,还需要配合细致、优化、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预见性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护理工作的预见性特点,能够及时分析、发现患者的隐匿风险,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用于急诊科抢救工作中,成功提高了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疾病抢救流程、熟练掌握急救设备和药物,从而缩短了抢救时间。在患者进入急救科后,就要立即为患者准备好相关的急救设备和药物,有计划的进行护理工作,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3]。另外,合理排班成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4]。何玲玲研究指出,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的安全性[5]。
    本文结果与张尔玲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平均抢救时间(18.34±8.46)min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58.14%高于对照组。组间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6]。
    综上所述,急诊患者抢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成功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预后。
参考文献:
[1]崔洁,张志娟.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9):257-258.
[2]柏仙.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的影响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28.
[3]周苏云.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的影响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2):162.
[4]占媚花,陈敏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93):105-106.
[5]何玲玲.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10,196.
[6]张尔玲.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41,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