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兰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二小学 3553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逐步推动语文习作教学改革活动,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鼓励其仿照经典文章,观察生活细节,将文章与生活化元素相融合,从多角度探寻习作教学策略。本文将重点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习作教学对策,以期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小学语文;新课标
现阶段,小学语文高年段习作教学要求小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等写作手法,初步掌握细节描写能力,进而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基于此,围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开展创意写作活动,调动学生习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细心规划与挑选教学内容,选取与高年段学生相契合的写作主题与阅读素材,推动其开展创意写作活动,充分调动其对于习作学习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当前,语文教材中的神话故事涵盖了各历史时期的自然观、世界观、理想信念以及多种文学样式。围绕神话故事开展习作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小学生写作创意,还可调动其兴趣。对小学高年段学生而言,如何深入学习神话故事是难题。多数小学生不具有充足的经验与阅历,难以深刻理解历史故事。因此,学生应花费一定时间与精力探寻神话故事,细细钻研原著中的文化符号。在运用神话故事进行写作时,小学生可将神话故事内容与人生观、价值观相融合;结合自身理解开展创作活动,逐步强化自身对小学教材神话故事的理解与认知。同时,高年段小学生应发挥想象能力,充分将神话故事中的元素融入到写作活动中。在实际写作活动中,高年段学生也可新编神话故事,便于开拓视野,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与写作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对学生创意写作进行引导与启发。例如,教师可选取较受人们熟知的《精卫填海》故事,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历史故事,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创编活动。通过引导多种思维的碰撞,逐步激发高年段小学生的写作热情,切实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水准。
二、依托模仿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阶段是习作的初级阶段,小学生刚接触语文习作活动,很难充分理解写作知识与方法。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带领小学生对习作形成正确认知。
在习作的初级阶段,多数小学生很难快速形成明确的写作方向与写作思路;此时,语文教师首先应带领学生批量阅读文章,鼓励其临摹并仿写所阅读的各种文章。上述教学活动目的并非让小学生全抄照搬,相反,教师主要是依托模仿训练,引导高年段小学生深入认知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写作思路、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带领学生对临摹仿写的文章进行思考、分析、总结,逐步使其将独特的写作手法化为自身的写作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为高年段小学生布置摘抄与阅读作业,逐一摘录阅读活动中触及的好词、好句、好段落。上述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创作文章时合理引用好词、好句,强化自身的习作特色,切实增强整体的写作质量与习作水准。教师平时还应适当开展扩词扩句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自主发挥;这将有助于学生逐步将日常累积的语句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并进行自我创新与思考,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素养。
三、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大量积累写作素材
在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意识到日常生活与习作教学的密切联系。高年段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触及大量的语文知识,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细心记录所闻、所见、所感,依托形象化词语描绘生活中的景象,逐步为后续的写作活动积累素材。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布置写作主体,引导其描写细节。立足于学生立场看待习作教学,深入分析学生在习作学习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与困难,助力其深入认知写作知识,切实增强其写作水准。例如,在围绕《我的妈妈》主题开展习作训练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寻眼中的母亲,妈妈是否在生活中为自身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运用语言重点刻画文章的核心事件与中心思想,逐步明确后续的写作思路。高年段小学生也应自主进行分析与思考,将文章细腻化,详细刻画妈妈的细节,强化自身的习作特点。当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部分学生的接收能力较弱,难以准确把控写作细节。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反馈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在教学后期,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激励,推动其表达真情实感,进而事半功倍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从多维度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深刻意识到当前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通过开展创意写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欲望与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活动,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写作素材,以加强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水准,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玉芳.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好家长,2019(4):98.
[2]周丽媛. 善于思考精于表达 ——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2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