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信息技术家校和谐德育环境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夏伶
[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网络社会超乎预想地来到我们身边。但无庸讳言,它很容易使小学生滋生沉溺网络、访问不良信息、迷恋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并引发了信息时代特有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
        夏伶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实验小学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网络社会超乎预想地来到我们身边。但无庸讳言,它很容易使小学生滋生沉溺网络、访问不良信息、迷恋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并引发了信息时代特有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为此,我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突破口,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信息技术;构筑家校;和谐德育;环境
引言
        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观念,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严峻挑战,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全球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日益融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搭建起来的家校信息互联平台,能非常方便地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信息需求,促进相互之间的信息沟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通。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和谐德育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利用信息技术构筑家校和谐德育环境措施
1.1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数据库
        学生信息数据库的完善是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的物质基础,只有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与家长大规模互动,才能体现平台的优越性,因而,以各班为单位,准确而详尽地记录各位学生及家长的信息,以便干及时调用,并授权相关处室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后勤部门对贫困生或留守儿童等数据的截取,可以作为学校帮扶的客观依据;教务部门对成绩的提取,可以在与家长沟通时,直接查看学生平时成绩,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施以针对性的帮助;德育部门可以调用该生的品行数据及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数据,进而可以确定学校品德教育的方向,使德育工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2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建和谐德育环境
        有数据,有平台,不能说是构建了德育环境,只有利用这些平台认真扎实地实践,才能达到构建的目的,因而,要充分利用以上平台,通过短信、电话等,与家长互通互动,增进家长对学校的理解。利用家长谈家教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过程,体现家长的教育价值,为此,学校多组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有参与平台,使德育更和谐在序。
1.3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学校将结合教学工作开展一些课题实验研究,走科研兴校的路子。求真务实,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认真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改变德育单调枯燥的说教方式,寓教于乐。
1.4教师要以身作则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而教师的师表美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促进井学生的榜样学习,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使学生也养成了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5提高自身德育意识
        做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要连续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德育理论,积累各种德育教育所需的资料和素材,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切实保证。同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网络道德修养。
2.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合理应用的策略
2.1强化兴趣,让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生动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兴趣的培养,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应用,引发学生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语文知识双重的兴趣,主要目的就是要更有效地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更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例如,在实施高中语文的诗词教学中,学习《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如果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视频,加以图画、景致的背景,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必然会激发学生们对语文诗词的学习热情。所以说,情趣激发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2.2强化推广,让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常态化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应用的教学中,没能被经常性的使用,一个是源于教学理念的束缚,再一个就是推广的力度不够大,其中推广使用所显现的作用尤为突出。当然,如果想及早实现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必须按照步骤来按部就班地逐步推广。第一个是在固定课程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即选择一些较为固定的课时,实施必须性的信息技术应用,例如,在《高中作文》的写作讲授中,以议论文居多,这时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作文素材,尤其是论据的大量采集更为重要,让信息技术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变成常态化;第二个是在创新课程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课程既指一些必修之外的选修课程,同时也指的是一些不在必修、选修范畴的拓展性课程,也要实施信息技术的常态化应用;第三个指的是重点课程及生涩难懂的课程,也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加以破解,让信息技术成为辅助语文教学的好帮手。
2.3强化应用,让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科学化
        应该说信息技术应用是与语文课堂教学二者结合的最重要手段,那么同样是应用,如何应用的更加紧密、更加科学,则是广大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倍加关注的课题。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实践教学经验,让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如鱼得水。例如,在讲述《赤壁赋》一文时,就要想方设法地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有效、乃至高效地结合起来。在作者简介环节,则要通过信息技术方式将苏轼作以生动的介绍,同时还要借助视频将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的“三苏”,将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的宋代四大书法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的唐宋八大家一一作以诠释。同时,通过课件的方式,将《赤壁赋》中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等方面都声情并茂、图文并用地的展现给学生们,使得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结合得更紧密,使得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实现科学化态势。
3.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教学手段,是学习工具。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使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还需要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构筑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协同教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优势,使得家庭与学校的距离进一步拉近,满足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需求,令家校德育协同教育更和谐。
参考文献
【1】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2】吴刚.信息技术教学呼唤道德教育【J】 .中国电化教育,2001(4).
【3】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 【M】 .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