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期   作者:黄丽娟 唐玲 王海娅
[导读] 研究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


黄丽娟  唐玲  王海娅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7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留置导管时间、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血液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模式;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常用方法之一,治疗效果较明显。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1],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液感染是血液透析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一般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依然较高。有报告显示[2],血液透析时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降低血流感染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并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相比,观察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发生率。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7月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参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28-79岁间,平均年龄(54.75±3.94)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在27-79岁间,平均年龄(55.09±4.09)岁。纳入标准[4]:①需要血液透析者;②无血液透析禁忌症者;③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全身感染者;③不愿配合者。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等。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组建集束化护理小组,组员为我院血透科护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及护理实践培训。(2)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插管前、血液透析管护理中均需要注意手部卫生,要按照手部清洗消毒措施进行清洗。在不同患者护理期间需要重新按照洗手法进行清洗,避免交叉感染。在对留置导管护理前要重视对患者皮肤的消毒,并将动静脉管帽拧下,对管口进行再次消毒,管口消毒完成后,保持管口干燥,吸出管腔内肝素溶液、血凝组织等。透析完成后,对患者周边皮肤进行消毒。(3)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透析时间评估感染风险,对评估感染风险较大者需要做好体温监测,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异常感染症状,比如有没有出现寒颤、穿刺位置有没有肿胀等。(4)要耐心细心向患者介绍导管护理注意事项,比如不要用水触碰置管区域,必要时可以进行约束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观察两组留置导管时间;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判定标准:存在畏寒、发热等症状;出现菌血症等。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生活质量,共4个部分:社会关系指标、生理指标、环境指标、心理指标,每项满分2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留置导管时间、生活质量采用(±s)表示,采用t检查;血流感染发生率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研究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血流感染率为2.63%;参照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7例,血流感染率为18.42%。研究组血液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   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为(37.49±4.95)d,参照组导管留置时间为(23.65±5.94)d,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常使用方法之一,随着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断增加,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有报告显示,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与插管部位、留置时间、基础疾病等存在相关性,还有频繁护理操作也可能会导致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优质的护理能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该方法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综合应用,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3]。本文通过对我院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参照组,研究组血液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说明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中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降低血流感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胡云华.集束化护理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20,42(9):1434-1436,1440.
[2] 周小艳,杨国帅.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132-1135.
[3] 张宇宁,王伟,项红霞.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0,17(5):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