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的文化建设视觉下中华武术 “武德”的发展内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王禹骁
[导读] 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在眉尖的重要部分。
        王禹骁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迫在眉尖的重要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贯穿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中,贯穿到对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传承。“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1]。之后随着我国的发展,“武德”的内涵也在开始有了变化。以往,多数以“尊师重道,匡扶正义,救济扶贫,为民除害”等当成武德的要求。而如今,依然有不少的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些学者认为武德是“高尚的道德精神”,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武德是“美德”,更有一些学者认为武德是“体现习武之人的道德观”。当然,大部分的说法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对武德进行的表面描述。然而,我们应该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武德真正的含义。
关键词:五位一体;文化建设;中华武术;武德
        充分认知、挖掘、培育、继承和弘扬党史文化[2],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展现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新气象,也是当前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武术更是在一步一步的向世界靠拢,为自己的国家发扬传统文化精神。自从2008年武术项目第一次以表演的形式成功进入到奥运会这个大舞台后,武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利用武术中的“武德”可以促使人们自觉理解、自觉接受、自觉传播[2]进而达到“中国故事”被全世界认可。武术乃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有着历史悠长的文化底蕴。止与戈相结合组成“武”字,可止战,便是武术真正的内涵。 意指不动用任何武力就可使对方所屈服,这才是习武之人应有的能力。“武”是武术中的“武”也是武德中的“武”。德,多以仁义为核心、以言行举止行为操守的。武术拥有停止硝烟战火、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的力量。武德,更是指以武的行为动机特征、以侠义之人为准则的修行武术之人的基本守则。通过武术中“武德”的发展内涵研究,主动融入党和国家的文化战略布局当中[2]充分发挥武术“武德”形象,让全世界看到至深、至情、至切的中国真实文化。让中华武术“武德”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形象在世界上树立起来,让泱泱大国,巍巍华夏的声音响亮起来。现如今的体育文化发展中,武术已经在逐渐走向世界,就连娱乐界的著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人也在为助力武术进入奥运会而发言,由此可见,武术是发展对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是日益可见。所此,本文通过以中华武术的“武德”的发展促进五位一体的文化建设。
1 “武德”的发展史
        《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4]。”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武以观德”“习武以德为先”“来曾巧武先明德”等武训说明了武术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传统的武德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要求武者做到“仁义礼智信勇、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4]”,根据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所扩展的无不体现出尊师重道、孝悌为先、保国安民、救世济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严格的武德条规成了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繁荣的基石,立身处世的根本[5]。时过境迁,武术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逐渐演变成“礼法”及“武德”的层次,对武者的要求除注重外观形式,更加注重武术“武德”的内涵。
2以武术中的“武德”促进文化建设
2.1武术中的“武德”既是文明
2.1.1 不学礼,无以立
        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表达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习武者,师傅领进门之前都要教其“抱拳礼”,左手拇指屈拢,四指并拢伸直,四指代表着德智体美、拇指代表着不骄傲、不嚣张跋扈、不以“老大”自居。右手为拳,右拳为武。左掌在上盖于右拳之上、双臂成圆置于胸前。它们分别代表着一文一武,文武兼修、请前辈赐教。也代表五湖四海皆兄弟、谦虚团结、以武会友。对武术礼仪传承的忽视主要体现在对“礼节”的忽视,王海鸥教授提到,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重点是在传承,像拜师礼等礼节不应该被忽视[4]。
2.2武术中的“武德”既是和平
2.2.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容忍可以使人的意志坚强,为人宽宏大量。人生不会是永远的布帆无恙,艰苦困难总要经历。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不言弃的意志。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忍一时风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能辨是非,做到心中有数,做事无愧。


2.3武术中的“武德”既是诚信
2.3.1诚实守信,知行统一
        诚实守信是作为一名武术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敢于承认、承担自己的错误,不说违心之话。诚者言而有信,有信便能获得帮助。中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正确的义利观,以真实、诚信的理念与各国团结合作。
2.4武术中的“武德”既是友善
2.4.1修仁行仁,含仁怀仁
        仁即是历经磨砺出来的一种高层次涵养,即大公无私者,非贪图荣华富贵者、力求功名者。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武术界的仁人志士敢于担当、挺身而出,所表现出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武德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武德的形成是不可替代的[5]。我们不做如虎添翼之人,要做倾囊相助之人。当前,即使发展中国家有所分化,但它们的初衷依然是保持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革正义凌然的态度。心中怀仁,这便是最坚实的中坚力量。
2.5武术中的“武德”既是平等
2.5.1敬上爱下,敬守良籈
        尊敬在已以上者,爱护在已以下者。师爱徒,徒尊师,师徒之间互敬互爱、亲如父子;兄帮弟,弟敬兄,同门之间坦诚相待、共同进步[5]。这样不仅丰富一个人的知识,也能以理智正确的态度应对各种事物。近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也在不断的持续推进。而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选择。中国对非政策的态度也是保持着讲求“真、实、亲、诚”,更是以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为引领,继续继承真诚、友好、团结、合作的传统。
3以武术中的“武德”讲好中国故事
3.1武以德立,武以德先
        武术以德为本;“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习武者都应该内外兼修,重技术更重武德,习武者首先应遵循基本的行为规矩和道德准则的要求。武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 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武术最能打动人的心, 唤起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在对外交往中可以 “以武会友”、作为团结、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的最佳平台。总之, 武术在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6]。
3.2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视为亦敌亦友。术高末用”本是武德所提倡的习武人的自律行为,要求习武者不但要认真刻苦习练武术,还要达到一种很高的思想境界,能做到不轻易和人打斗,更不轻易伤人[7]。我国目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冷战思维等零和博弈思维的回应。以“武德”的方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传播更多中国故事,维护和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
4结论
        (1)我国武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国术、国魂,因为它能够折射出中华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文化建设中发扬中华民族武术“武德”的发展内涵,最重要的是要崇尚精武精神,自强不息、报效国家的武术精神。另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都远远离不开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以及借鉴外来的因素,更加离不开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我们要用客观科学地态度对待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再结合新时代的条件和实践的要求对武术“武德”文化的发展内涵和表现形式扩而充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充分利用其文化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与意义。
        (2)武术锻炼不仅能增强国民体质,更重要的是能熏陶人的意志品质,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促成公平正义的品格和自强不屈的毅力,这便是武术精神。通过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浓厚的力量是来自于全民族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独特的热血精神。几千年来,中华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砥砺前行,坚贞不移的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季敦山,武德_武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_ [J]. 搏击.武术科学,2009-01-28 ,1-1;
[2]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茂泉. 弘扬党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N]. 甘肃日报. 2021-5-25,1-1;
[3] 习武健体__修身论道__传承文化_浅议开展_武术进校园_活动_刘悦萍[J]. :2-2;
[4] 马佳丽,刘淑英. 文化强国视阈下武术礼仪发展对策研究[J]. 武术研究, 2021, 6(3): 2-2;
[5] 耿海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武德内涵与认同[J]. 武术研究, 2021, 6(4): 2-2;
[6] 陈天日. 试论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贡献[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16(2):3-3;
[7] 陈永辉,雷军蓉. 新时代传统武术助力我国国家精神形象的构筑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0(2): 3-4;
[8] 马康. 如何充分认识“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J]. 党课参考, 2021, 244(1): 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