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8期   作者:吴凤仙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教学要求的教育背景下,机械、呆板的数学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就使学生的数感培养变得更加重要。
        吴凤仙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富罗中心小学  546809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教学要求的教育背景下,机械、呆板的数学学习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就使学生的数感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感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多元化培养策略的实施,以此实现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思维模式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重要意义;培养策略
        一、引言
        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感悟,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实践性运用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的课程标准将数感的培养上升到了核心素养的高度,这充分体现了数感的具备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重视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目标,并围绕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实施,以此促进学生良好数感放培养,实现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与运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性的教学课程,蕴含着复杂的数量关系,形象思维占据主体的小学阶段学生很难深刻、透彻的进行数量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通过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学生就会注重生活中常见现象与数学学习中数量关系的结合,用数学的眼光进行事物的观察、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就逐渐形成了适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
        2.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教学课程,不管是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都应放置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就使数学学习一直都与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不可分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学生就能站在数学的角度进行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与分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具有培养策略
        1.通过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结合,实现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不足、认知能力也相对欠缺,很难对数学教学中的复杂数量关系进行深刻的理解,实现良好数感的形成。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学实用性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数学素材的挖掘、进行数量关系的理解,这样就逐渐的形成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量关系进行信息交流的习惯与意识,实现了数感的培养。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1-5数字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字与生活中 具体的事物结合,如,我家有“1”只小狗、“3”口人,我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等,这样就在具体、形象的数量关系中对学生进行了数感的启蒙,有助于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与培养。
        2.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的引导,实现学生数感的优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量关系理解以及数量概念的认知应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深化学生对数量关系、数量概念真正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数感培养的过程中,就应引导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进行观察与比较,在具有逻辑性学习方法下,深化数量关系的理解,以此优化学生数感的形成、提升过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数字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对这些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分解、组合等操作,来进行数字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这样学生就实现了数量大小、数量概念的理解,以此促进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形成与提升,奠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3.通过多元化计算方法的有效训练,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数感作为一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在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长期、有效的训练。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数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计算方法的有效训练,使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对数量关系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估算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在对计算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基础上,利用心算、口算的方法对运算结果的大概范围进行一定的预测与估计,这样就使学生的数感在多元化、趣味性的估算训练中得到有效的形成与培养,以此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同时更是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以及良好的发展重要奠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数量关系之间的观察、比较,并在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计算训练中获得数感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今后更加有效的数学学习奠定能力、思维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丹.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培养良好数感的策略分析[J]. 华夏教师. 2019(22)
        [2]林秀兰.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良好数感[J]. 亚太教育. 2019(06)
        [3]代永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J].  才智. 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