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   作者:钟霞
[导读] 探究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将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
钟霞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将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状疱疹患者88例,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对其展开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给予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伐昔洛韦治疗的实验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止疱评分更高,结痂效果更好,而且疼痛评分低,痊愈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将伐昔洛韦进行应用,其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伐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临床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lacyclovir and acy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herpes pe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acyclovir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ing varacyclovir.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antiblister score, better scab effect, lower pain score and better healing effec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valaciclovi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can be popularize in clinical use.
 
Key words: valaciclovir; Acyclovir; Herpes zoster; Clinical evaluation
 
     带状疱疹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影响均相对较大,需要临床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从临床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其通常是将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应用,但是阿昔洛韦的使用效率相对低下, 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较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利于患者恢复。伐昔洛韦的应用则可将阿昔洛韦的不良情况进行改善[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两种药物进行分别使用,对比其效果差异。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选择在我院开展。开展时间定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研究人员为我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本次研究共选取88例研究对象,为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人,将其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女人数依次为21例和23例,年龄最大和年龄最小的患者分别为23岁和62岁,年龄均值为(43.23±4.34)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依次为20例和24例,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年龄均值为(44.03±4.33)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患者具有其他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昔洛韦片进行治疗,为口服,每天服用5次,每次服用0.2g,患者连续服用7天。
实验组患者服用伐昔洛韦片,每次服用剂量为0.3g,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7天。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其主要包括四项指标,分别为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就其中的止疱来说,其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水疱的发生症状得以减少,原有的水疱也已经发生干涸的情况。结痂则指直径在2cm以下的水疱均出现结痂的情况。止痛则表示患者的疼痛评分,分数低则患者的疼痛感轻。痊愈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消失,分数高,表示患者痊愈情况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
2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止疱评分更高,结痂效果更好,而且疼痛评分低,痊愈效果更好,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时,结果显示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就阿昔洛韦来说,其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通常被应用于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在口服时,其对应的水溶性相对较差,而且口服后,患者的吸收率相对低下,对应的生物利用率低下,因此导致药物的使用率增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得患者疗程增加,对其使用疗效造成了不良影响[2]。而伐昔洛韦则是阿昔洛韦和L-缬氨酸所合成的一种盐酸盐,此药物对应的水溶性相对较高,显著高于阿昔洛韦,在口服此药物后,患者可迅速吸收,对应的生物利用率相对较高,可达到67%左右,在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约是阿昔洛韦的3-5倍。在将伐昔洛韦进行应用时,其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次数,从而药物应用量少,患者恢复速度快,对带状疱疹患者的使用意义重大。与此同时,伐昔洛韦的使用,可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本研究在将此药物进行使用后,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止疱评分更高,结痂效果更好,而且疼痛评分低,痊愈效果更好,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时,结果显示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他人研究成果相一致,均表明了伐昔洛韦的使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将伐昔洛韦进行应用,其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詹水明,李辉,贺安, 等.泛昔洛韦、阿昔洛韦与伐昔洛韦不同质量层次药品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经济学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2):217-219.
[2]胡彬,黄旭蕾,李利.膦甲酸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9):41-43.
[3]汤冰.15例带状疱疹病人临床分析及工作经验总结[J].中医临床研究,2009,1(3):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