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与实施的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   作者:范能鸿
[导读] 主要分析了临床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
范能鸿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透室;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临床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方法:实际研究过程中,将来我院就医的78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了分析整合,进而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39名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对比。结果: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由于P均<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由于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有非常多的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所以说护理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之后便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隐患;应对策略
综合临床数据分析,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因此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风险因素也在逐步显现出来。基于此,应对做好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这方面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推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之后才能够营造出全新的护理工作格局,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下笔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对推进相关护理工作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于2019年11月结束于2020年12月,具体将来我院就医的78名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当成了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中,先对78名患者的常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进而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两组人数相等。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25名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2-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4±2.34)岁。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共包括26名男患者、13名女患者,患者的年龄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7±2.76)岁。已知P>0.05,所以说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本次研究值得继续推进。
1.2研究方法
首先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主要采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安全隐患分析。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净化设备的安全隐患。如果净化设备出现故障或突然暂停,则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的问题,这不仅会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需要关注的是患者个人方面的安全隐患。在大多数患者的认识中,其实血液净化的实际效果都会影响到自己的病情。例如,如果患者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问题,虽说可以通过血液净化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但长时间的血液净化治疗却会使患者出现贫血或是营养不良等症状,而这类问题则同样会影响到患者的净化效果。最后是医护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血液净化治疗技术以及实际用到的净化设备一直在推陈出新,所以说对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新考验。如果医护人员不能熟悉掌握各类医疗器械或设备的用法,则很容易会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2)护理措施。第一,需要做好环境及设备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应当参照相应的政策规定以及技术规范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进而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实际力度,以保障相关净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最终保障治疗效果。期间,还应当维持好血液净化治疗室内的环境卫生,以免造成其他感染问题并提高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舒适度。第二,需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首先,患者来办理第一次透析手续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最新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进而对患者的机体状况建立起正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措施,进而稳定患者的病情、为后期血液净化治疗工作的有序推进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各个方面的常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例如,可以尝试在病房或走廊内张贴宣传画或医院病区的管理制度,进而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后的生活节奏并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最后还应当从净化前、净化中以及净化后这三个方面着手来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切实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研究过程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分析量化对比。
1.4数据处理
具体利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了各方面数据的常规护理工作。最后以P<0.05为验证结论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的主要指标。
2.结果
具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3.讨论
优于血液净化治疗中存在有非常多的风险因素,因此应当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在明确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进而提高实际护理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的实际生活质量【2】。
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所以值得进行更深层次地推广应用。研究结论证实,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基于此,应当做好这类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渊,杜爱燕,宋志宏,许烨,张敏,周薇. 精准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病人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循证护理,2021,7(01):83-87.
[2]王丽丽. 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2):181-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