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
(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脊柱结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择66例于2019年9月-2020年11月内在本院进行脊柱结核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33),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脊柱结核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脊柱结核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前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患者因术后长期卧床而致其静脉血液回流过程出现异常凝结,继而出现血栓,该病常发于术后3~5d。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DVT的形成,针对脊柱结核术治疗的常规护理较注重生理方面的护理,容易忽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研究指出[1],优质护理能够优化护理工作中的主动干预措施,有助于避免脊柱结核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脊柱结核术后DVT形成的作用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6例于2019年9月-2020年11月内在本院进行脊柱结核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及对照组(n=33),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年龄23~69(45.76±8.50)岁;病程2~6(4.38±0.27)个月。观察组男15例,女18例;年龄24~69(45.80±8.37)岁;病程2~7(4.52±0.1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脊柱结核部位存在较明显脓肿,需通过手术治疗者;(2)因脊柱结核病情加重致病理性骨折者;(3)对结核菌产生耐药性者。排除标准:(1)未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时间<4周者;(2)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3)长时间低热、血沉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手术护理,措施包括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日常饮食调护、密切关注肢体恢复情况等。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方法如下:(1)术前心理疏导:积极解答患者关于脊柱结核术的相关疑问,以鼓励性话语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可提供一些缓解焦虑的小技巧。(2)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出现血肿、紫癜、瘀斑,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每日为患者按摩下肢至少3次。引导患者以深呼吸、收听音乐电台等方式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术后可交替进行主动、被动肢体活动训练,禁止进行内收、旋转等动作训练。提醒患者术后饮食在保证正常摄入量的情况下,以低糖、低脂、低热量食物为主。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行脊柱结核术后的DVT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此次所采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主要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等维度共25项内容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可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分为100分,≥90分为十分满意,75—89分为满意,<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DVT的发病原因较多,医源性创伤、术后卧床致肌肉松弛、牵拉损伤等均可能诱发DVT形成[2]。常规骨科手术护理对预防DVT的主动性较差;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措施对于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减轻其术中应激反应,达到预防术后DVT形成的效果。术后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下肢体表情况,可及时对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术后DVT形成。术前为患者提供缓解焦虑的小技巧、术后常与其交流,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综上,对行脊柱结核术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其术后DVT形成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席莹,杨芳.细节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5):893-894.
[2]毛秀玉,谢红艳,李文芳,等.优质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39(7):716-719.
[3]优质护理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