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洪泽区朱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淮安223100)
【摘要】目的:针对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讨论其应用效果情况。方法:纳入样本:我院诊治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样本数量:64例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32例。参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通过对比方式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分值经检测无明显的统计学相关差异,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低。实验组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焦虑状态分值、抑郁状态分值较低,P<0.05说明其差异相对较高。结论: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效果,调节其心理状态。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梗塞;后遗症;心理护理
脑梗塞对于机体状态的影响较大,患者脑组织血液循环下降,造成其脑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相应的神经元细胞功能下降,从而造成患者的认知能力、肢体功能、语言能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极易引发患者发生不良情绪,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发生不良情绪的可能性相对较高[1]。对此,本研究就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样本:我院的本医院诊治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样本数量:64例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组间分布: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数量:32例。实验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女男比是15比17。年龄上限84岁,年龄下限65岁,年龄均值是(74.62±6.24)岁。脑梗塞发病时间最长2个月,病程时间最短16d,脑梗塞发病时间均值是(1.38±0.29)个月。参照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女男比是13比19。年龄上限85岁,年龄下限65岁,年龄均值是(74.68±6.26)岁。脑梗塞发病时间最长2个月,病程时间最短12d,脑梗塞发病时间均值是(1.35±0.22)个月。对2组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年龄、性别、脑梗塞发病时间数据资料实行验证,P>0.05,具有可比性特征。
1.2方法
参照组予行常规护理,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认真观察和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
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综合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受教育程度,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和需求,个性化调整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
对于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倾诉需要积极倾听,以保证患者的内心想法与心理感受可以倾诉,并激发其个人情感表达,以达到缓解患者痛苦、宣泄、解忧的效果[2]。针对患者的支持性心理护理方案,要求家属配合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特别是在讲解、指导方面,确保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不良心理的合理宣泄作出保证。
如患者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可全面分析患者实际情况,根据其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活动,通过画画、书法、唱歌、舞蹈、阅读、看影视剧等形式,从而转移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的注意力,以便于调整患者的心态,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程度[3]。由于本研究中所纳入的脑梗塞患者为老年群体,其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治疗的信心有所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中,老年患者由于体力减退、动作迟缓、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有很多心理问题。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对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肢体干预,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脑梗塞恢复期焦虑患者脑梗塞、治疗、护理等相关内容,使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应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估护理前后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64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病案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之中,计量资料表示成()形式,包含:护理前后焦虑状态分值、抑郁状态分值,实行t检验,满足正态分布。P<0.05,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分值数据(见表1),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分值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数据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焦虑状态分值、抑郁状态分值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塞作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其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造成患者发生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受限,造成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4]。对此,本研究给予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分值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后焦虑状态分值、抑郁状态分值低于参照组。脑梗塞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问题,患者肢体、语言功能下降,且丧失或部分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危害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因此,对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在临床护理期间,应根据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压力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与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信任感,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其述,心理护理于老年患者脑梗塞后遗症干预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燕.循证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机制[J].健康之友,2019,(4):172-173.
[2]许勇丽,罗莹莹,张伟娴, 等.循证心理护理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与SF-36评分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8):88,90.
[3]王珊.循证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心境状态和生命质量的机制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17):161.
[4]郝明明,樊黎丽,李楠.43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重点探寻[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