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   作者:张玖玲
[导读] 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张玖玲
(睢宁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恢复,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小儿肺炎;恢复效果;护理满意度
前言
小儿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腺病毒、流感病毒、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发生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等。反复发作是小儿肺炎的特点,并且小儿肺炎属于高发病率疾病,如果不能在发病时及时就医,严重者造成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健康[1]。针对小儿肺炎,以往临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药物治疗。若病情较轻则给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头孢菌素等治疗,若病情较为严重则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通过常规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小儿肺炎患儿来说,其年龄小、脏腑功能未完善,以往临床通常实施常规护理辅助治疗。据相关资料显示[2],由于小儿肺炎的病因、患儿的自身免疫情况、患儿的心理变化情况等存在差异,在常规护理过程中未能对此类差异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其护理质量还有待提高,因此可在此基础上添加针对性护理,帮助患儿加快恢复速度。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8例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所有患儿经临床综合检查均确诊为小儿急性肺炎;(2)本次研究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1)既往有肺炎史患儿;(2)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对照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在6个月~5岁之间,平均(3.05±0.47)岁,病程为1~2周,平均(1.18±0.14)周。观察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在5个月~5岁之间,平均(3.09±0.42)岁,病程为1~2周,平均(1.23±0.18)周。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遵医嘱给药、常规输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针对性用药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降温处理,若患儿4h内的平均体温在37.5~38.5℃之间则给予冰敷、补充水分等物理降温;>38.5℃则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用药时,将患儿头部抬高30°,用小勺将药物送入患儿口中,再将患儿头部抬高60°,确保患儿顺利咽下药物。若发现患儿的口腔分泌物较多,在用药前先引导患儿饮用100~200ml温白开水;若患儿出现严重咳嗽则需添加雾化治疗,分泌物较多者可进行扣背、吸痰等处理。
(2)针对性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评估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若患儿在12h内体温持续升高并且提升>1℃,则添加15%的体液输入量;若患儿在12h内体温有所上升但提升幅度≤1℃,则添加5%的体液输入量。当发现患儿发生肺炎病变时,引导患儿家属严格监督患儿卧床休息,若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则给予鼻导管吸氧、经口吸氧等。若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度较高、不易排出,则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纳德等。
(3)针对性饮食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引导患儿家属正确喂养,对于≤1周岁的患儿,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应尽量母乳喂养;对于>1周岁的患儿,指导家属为其多饮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的爱好给予小玩具、布偶等,或者在输液期间播放动画片,主动与患儿交流,谈论患儿感兴趣的话题。根据患儿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温和的言语安慰、开导患儿,引导患儿进行深呼吸。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责任感、心理疏导能力、服务态度、专业操作熟练度,每项评估内容占25分,问卷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所得相关数据均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恢复效果比较
经分析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直接入侵患儿的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使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3]。从小儿肺炎的发病特点与患儿自身发育情况出发,以往临床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通常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有学者提出[4],在实施常规护理过程中,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与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较低,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添加针对性护理干预,突出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本次研究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则可以从心理、饮食、用药、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儿的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恢复。其原因在于,小儿肺炎患儿的心理成熟度不高,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儿的爱好给予小玩具、布偶等,或者在输液期间播放动画片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少患儿的抗拒、哭闹等行为,进而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给予4h内平均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物理降温,可以对发热但循环良好的患儿进行安全、高效降温,避免滥用降温药物而引起肠胃不适,进而能够缩短腹部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当患儿4h内平均体温>38.5℃时,处于中高热状态,给予退热药物降温,则能够快速解热镇痛,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当患儿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进行吸氧处理,则可以有效避免呼吸道感染,进而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心理护理为基础,结合用药、饮食、并发症预防等护理,则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5]。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严格指导患儿家属喂养、根据患儿发病情况用药,可以体现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能力与责任感;护理人员耐心安抚患儿,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可以体现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能力,从而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儿恢复,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195-1196.
[2]徐颖.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4):537-538.
[3]赵红.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1):85-86.
[4]王儒芬.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2):168-170.
[5]王海燕,杨亚红.综合护理对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0):119-12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