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凌晨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抽签法将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进行分组调查,每组有病人44例,本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医针灸、对照组康复疗法,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总治愈率较实验组更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病人治疗前的Fugl-Meyer评分与实验组比较无对比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相比于实验组更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疗法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康复疗法;中医针灸
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也称“半身不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枢神经性损伤,从而导致一侧肢体瘫痪,同时还会伴有同侧脑神经损伤[1]。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的基本病因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外伤、肿瘤,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家族史、服药不当、过度饮酒等均是该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为言语不清、视物模糊、黑蒙、性格改变、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血压骤升等[2]。患病后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因此要及时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次研究旨在研究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中的临床价值,特选择了8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进行研究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中选取88例进行调查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截至。将病人进行分组,分组方法为抽签法,分别为对照组(n=44)和实验组(n=44)。实验组、对照组病人均以确诊为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血液疾病、精神类疾病病人。排除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差、存在沟通障碍、存在言语文字理解障碍的病人,排除存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类型肺炎的病人,排除有免疫系统病、肿瘤、传染病、循环功能障碍的病人。所选病人知晓治疗以及护理模式并认同此方法。实验组中有男性病人27例,女性病人17例,年龄(62.8±1.9)岁;对照组中男病人19例,女病人25例,年龄(62.5±1.7)岁。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病人的一般资料,差异无临床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康复治疗,康复疗法:在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抗凝、降压、溶栓;同时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每天定时为病人按摩、翻身、改变体位,在病人无痛情况下帮助病人活动关节,每次活动5min;待病人病情好转后,指导病人进行躯体旋转、翻身、坐起、下床行走、平衡训练等,并逐渐增加训练量,以病人不适为度。指导偏瘫病人卧床期间保持仰卧位,肩膀向上抬手臂向外旋转舒展,手腕和肘部向外旋转伸展,手指最大程度张开,锻炼时可将病人的胳膊搭在枕头上。实验组-中医针灸,参考石学敏的醒脑开窍针法,方法:选择30号毫针采用温针疗法进行交替施针,对患者穴位进行消毒,主穴选择人中、内关、三阴交。辅穴选择尺泽、极泉、委中。先刺双侧内关,直刺1.0-1.5寸,选择捻转提插泻法,连续治疗1个月。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观察评价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采用显著、好转、无效进行评价,总治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病人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9.0软件包,其中总治愈率和Fugl-Meyer 评分分别采用(n,%)和(士s)进行描述,分别行X2和T值进行检验,当差异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中有效病人42例,无效病人2例,总治愈率为95.45%;对照组中有效病人31例,无效病人13例,总治愈率为70.45%,实验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总治愈率,数据对比有差异存在(P<0.05),见表1。
2.2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病人护理前Fugl-Meyer 评分为60.25±2.48,实验组病人护理后Fugl-Meyer 评分为85.78±3.23,对照组病人护理前Fugl-Meyer 评分为59.51±3.09,对照组病人护理后Fugl-Meyer 评分为76.44±2.61,实验组、对照组病人治疗前的Fugl-Meyer 评分较不存在临床比较意义(T=1.2389,P=0.2188);实验组病人治疗后的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T=14.9191,P=0.0000),统计学意义存在。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是目前临床常见疾病,运动障碍性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我国每年约有200万脑卒中病人,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病人,大约有55%-75%的病人会出现与偏瘫相关的运动障碍[3]。临床中对于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的治疗以中医针灸治疗、康复疗法为主。中医针灸主要通过刺激穴位的方式,对病人进行调理脾胃、益气回阳的作用,对于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刺激休眠脑细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病人预后[4]。康复疗法是临床中脑外伤是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治疗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办法,主要通过被动及主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改善肢体功能恢复[5]。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结合康复疗法的实验组病人在总治愈率和Fugl-Meyer 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再一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闫改霞,孟燕.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中的应用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173+178.
[2]程继光.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8):25-27.
[3]高尚忠,林兵.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1):70-71.
[4]王玮,王红花.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66-67.
[5]付鹏举.探讨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8):37.
[6]王子忠.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性偏瘫病人中的应用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27(06):194+196.